笔趣阁

紫夜小说>庆妃捡漏攻略清穿笔趣阁 > 第418章(第1页)

第418章(第1页)

从前他对太后还有芥蒂丶不耐,到如今只剩下儿子对母亲的孺慕。

……

容嫔被赐自尽,对外宣称暴病而亡,丧仪办得简单而迅速。至於她的骨灰则送回叶尔羌安葬。

这件事无可避免成为了清宫又一大秘密,民间估计又是一大堆传言。

但哪朝皇宫没有秘密?现今乾隆皇帝的身世在民间还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时间长了,也

就渐渐被人淡忘了。

再说前朝,容嫔家族被证实与乌什叛变无关,既然容嫔已死,皇帝并没有牵连到她的家族,目前最重要的是平叛。

乌什虽小,但叛军防守坚固,几个月来清军竟然不能攻克,无奈之下只能转攻为围,断绝乌什与北地的联系,最後叛军弹尽粮绝,主动开城投降,叛首额色木图拉等人被处死。

也就是说,这场战从二月打到八月,足足花了半年的时间,清军才算取得胜利。

但这个胜利来得很窝囊,费时费力,皇帝论功行赏,论错处罚,阿桂与明瑞因「剿办不利」,交由刑部严议论罪。当然这两位都是皇帝的爱将,他并不是真心想处罚他们,最後只是眼里申饬了明瑞一番;再就是免去阿桂户部尚书的职位,留他在伊犁与明瑞一起共事。

明瑞与阿桂又有不同,他是富察皇后的侄子,也是皇帝从小看着长大的,皇帝拿明瑞当子侄看待,对他寄予了厚望,但这一次明瑞显然是让他失望了。

大晚上的,皇帝还在奋笔疾书给明瑞写谕旨,陆薇在书房陪着他,就听见皇帝幽幽长叹一声,於是问道:「怎麽了?」

弘历道:「朕对明瑞,骂得狠,那只是因为朕恨铁不成钢,并非……唉!」

陆薇觉得年轻人,还是要以鼓励为主,一味地骂也不行啊。

「您现在不会又在写信骂他吧?」

弘历搁下笔,「他年纪不小了,他的叔父傅恒在他这个年纪比他稳妥多了,他遇事不分轻重,缺乏果断,只希望他这次能吸取教训吧。再说了,朕是那麽爱骂人的皇帝吗?」

陆薇赶紧说:「您那是爱之深,责之切。」

这话皇帝听在心里很满意,点点头,「朕就是这个意思。唉,明瑞还是太年轻了!」

这人说话前後矛盾,感叹完後,就重新拿起笔给明瑞写信。

以前陆薇也听他说过一些关於明瑞的事情。

总体来说,明瑞在一众贵胄子弟中还是很不错的,但皇帝说的也没错,他太年轻了,年纪轻轻登上高位,在很多事情上没有处理经验,再加上性格还不够成熟,有时候做出来的事情难免让人觉得啼笑皆非,哪怕他的出发点其实是好的。

但总要给年轻人成长进步的空间,相比经过乌什之役後,明瑞他日一定能有所成长。

好不容易皇帝写完了谕旨,陆薇处於好奇,问他道:「我能看看吗?」

她纯粹是好奇,皇帝养儿子不太行,动则就骂,顶不住他骂的大阿哥丶三阿哥早早就挂了,陆薇不太相信他「爱之深,责之切」的意思能够传递给看谕旨的人。

这封谕旨并不是机密大事,皇帝随手递给了陆薇,「看吧。」

果然,陆薇看完後,通篇都是责备,连「卑鄙」「不堪」这种词都有,这明瑞一定要心大,不然估计都没脸活了。

弘历见她不说话,问:「怎麽,有什麽问题吗?」

陆薇想了想,委婉道:「皇上,我认为您多少应该给年轻人一点鼓励。」

弘历:「按朕原本的意思,今年就该调他回京任职,但朕却留他继续在乌什,就是想让他将功补过,朕给他机会,这难道不是鼓励吗?」

这个古板的封建大家长,跟他说不通的,他不懂教育!

陆薇「哦」了一声,不再作声了。

不过最後皇帝大概还是听了她的建议,又在谕旨添了语气稍微缓和的几句话,然後交由孙太监,速速发往伊犁。

……

乌什之战告一段落,进了八月份,按照往年的惯例,皇帝该去木兰行围了。

皇帝养伤足有三个月,身体已经完全康复,又可以进行他最喜欢的骑射运动。

这一次依旧是浩浩荡荡大部前往承德。太后与嫔妃等人入住避暑山庄,皇帝整日带领王公大臣,以及蒙古贵族们行围。

避暑山庄素有塞外小江南的美称,秋高气爽,风光与关内迥异,陆薇还算乐在其中。

这日,陆薇与颖贵妃陪着太后散步,突然一个御前小太监面色焦急地跑过来道:「皇后娘娘,奴才有要事禀告。」

陆薇便向太后道:「老佛爷,让颖贵妃先陪您,我先去处理事情。」

太后却笑道:「不必麻烦,有什麽事就在这里说吧。」

那小太监犹犹豫豫道:「五阿哥坠马受伤了,皇上请皇后娘娘过去看看。」

「那还等什麽,现在就去!」

坠马可不是小事,重则可以要人命的。太后着急地要去看望五阿哥,陆薇连忙搀扶住她。

等她们过去的时候,御医已经在给五阿哥看完诊了。

五阿哥惭愧道:「都怪我骑射不精,以至於叨扰皇祖母,皇阿玛,还有皇额娘。」

太后疼爱孙子,安慰道:「这关你什麽事,指不定是那匹马有问题。」

皇帝若有所思看了一眼五阿哥的腿,然後问御医道:「五阿哥的伤到底怎麽样?」<="<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