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福满楼外华灯初上,朱漆大门前停满了装饰华贵的马车。
小晴跟在任二少爷身后,刚踏入酒楼,扑面而来的便是一阵暖融融的喧闹声。
大堂内灯火通明,数十张红木圆桌错落有致地摆开,每张桌上都立着鎏金名牌,标明预订的府邸名号。
衣着光鲜的宾客们三三两两入席,侍女们穿着统一的浅粉色纱裙,腰间系着鹅黄色丝带,手捧鎏金托盘穿梭其间。
她们步履轻盈,发髻上的银簪随着动作微微晃动,衬得面容愈发娇俏。
侍女们显然经过专业的礼仪培养,腰肢婀娜动作端庄,行走间裙摆摇曳,精致的绣花鞋鞋面若隐若现,即便场内都是京城显贵、在职高官,一些见惯了貌美侍女的宾客也忍不住侧目。
人之常情嘛,谁不喜欢看气质具优的美女呢。
无分男女,都应该喜欢吧?
场上,拍卖师孜孜不倦、口若悬河地组织拍卖,但底下宾客却有些见拍卖会还没开始正戏便低头吃饭,有些却将这种场合当做是一个大型的交际会。
其实也对,出来混,人情世故极其重要。
在大夏,京城里各种大小宴会不断。
很多人就将这拍卖会当作了国公府举行的宴会。
将城中显贵大官与他们的家眷们宴请过来,然后提供免费饭菜糕点,这和那些什么赏梅宴、赏酒宴、诗集雅集又有什么区别?
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官员端着酒杯就来到隔壁桌子,虽然他没有穿着官服,但隔壁桌子是相熟同僚,自然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哎哟,这不是李大人吗?许久不见!”
“张大人高升后是有些日子不见了呢,张夫人今日气色真好,这身云锦褂子衬得您愈发贵气了!”对方也笑着打招呼。
见李大人端着酒杯在自家老爷身边坐下,张夫人也非常上道地拎着坐在底下的女儿到隔壁李大人的桌子坐,说是去找李夫人说些体已话,其实就是给两位老爷留下谈话空间罢了。
张大人这样子端着酒杯坐下来,明显是有话要说的,但有些话,作为女眷并不适合听。
作为能带出去一起赴宴的当家主母,这点眼力劲还是要有的。
如此一幕,在大厅内并不罕见。
京城里各种客套拉关系的场景大抵如此。
基本都是老爷找老爷聊天、女眷找女眷聊天。
官员们拱手寒暄,夫人们笑语盈盈,年轻的小姐们则矜持地抿着唇,偶尔偷瞄一眼邻桌的公子们。
甚至有几位老夫人拉着自家孙女的手,低声点评着哪家公子品貌端正,哪家小姐温婉可人,俨然将拍卖会当成了相看姻亲的场合。
靠窗的一张圆桌旁,几位身着官服的男子正低声交谈。
不远处,他们带来的家眷也坐到了一起,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
“听说李兄看上了鹿省那边的缺子?”一位蓄着短须的中年男子压低声音道。
“可不是嘛。”旁边一位面容清瘦的官员接过话茬。“前几日吏部刚递了折子,说是要调几个能干的过去。我就说鹿省前头发生那么大规模的叛乱,从布政使往下都得受罚,朝廷没有提这事只是一直没空处理而已,如今眼看陛下要出兵整顿鹿省叛乱以及流民乱象,肯定是要将一些位置换上得力的人。”
“啧,那地方现在可不好待啊。”另一位圆脸官员摇摇头。“鹿省刚闹饥荒,到处都是难民,去了怕是吃力不讨好。”
他这话说完,立刻有人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