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是听谁说过了,关于那一张‘九霄环佩’古琴的事情。
这种感觉让她有点难受,明明有记忆,却又想不起来是哪里的记忆。
身侧丝毫不顾自已形象的任二少爷正一手拿着一个鸡腿扯着呢,看到坐在身旁的小晴眉头微皱看向那张古琴,便疑惑问道。
“你还对那个感兴趣?”
小晴伸手拍了拍自已脑袋。
“总觉得在哪里见过,又或者是在哪里听说过那‘九霄环佩’,但我明明不擅长乐律,又没接触过古琴啊……”
任二少爷露出一个无语的表情。
“别拍了,原本就不聪明。”
“听说过‘九霄环佩’可太正常了,每一个进入国公府的丫鬟都要通过教养丫鬟的培训观察啊,琴棋书画、管家算账等,会根据丫鬟不同的表现给你安排适合的位置。”
“你应该是在那个时候上过的乐律课,乐律课听说过,然后你自已忘记了吧?”
“呃……”小晴一愣,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自已的脸颊。
她是想起来了,好像的确是在乐律课上听说的,上课的还是黄芩姐姐。
至于说为什么她不记得课堂内容,却记得上课的是黄芩姐姐?
因为那个时候她坐下来没多久就睡着了,就靠在旁边的蒹葭身上,被黄芩姐姐看到后却没有责罚她,那个时候她觉得黄芩姐姐人可好了。
两人谈话间,底下的拍卖已经开始。
此时台下已有人迫不及待地喊价。
“五百两!”
“六百两!”
“七百五十两!”
报价声此起彼伏,几位蓄着美髯的中年文士更是激动得站了起来。
其中一位穿着竹青色直裰的老者颤声道。
“此琴当年程大人曾借老夫赏玩过,确是真品无疑!八百两!”
很快,这古琴‘九霄环佩’就以一千三百两银子的价格被一位文士拍走。
一位穿着杏色褙子的年轻妇人却忽然“咦”了一声。
“你们看接下来那尊白玉观音,是不是有点像去年兵变时刘尚书家丢的那尊?”
她身旁的嬷嬷眯眼细看,突然倒吸一口凉气。
“可不是嘛!老奴记得清清楚楚,那观音眉心一点朱砂是刘夫人亲手点的!”
如此窃窃私语在嘈杂的大厅内并不明显。
台上的拍卖师恍若未闻,依旧笑容满面地敲下木槌。
“‘九霄环佩’由赵先生以一千三百两拍得!接下来这件前朝白玉送子观音,起价三百两……”
小晴对那送子观音没兴趣,回过头收回视线刚准备拿糕点呢,却对上了坐在面前的十一的视线。
十一还以为面前小姑娘是故意看她呢,便笑着说了一句。
“没错,这白玉送子观音也是那时候得到的东西。”
“啊?”小晴圆溜溜的杏眼眨了眨,一下子并未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