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卫琉,赵倾洛长叹一声,走到梳妆台前坐下。铜镜中的自己面容憔悴,眼底带着淡淡的青色。
“小姐可是为明日的事发愁?”张嬷嬷端着茶盏走来,关切地问。
“是啊。”赵倾洛揉了揉太阳穴,接过茶盏抿了一口,“不知国公爷是否愿意同去。即便去了,想必也是尴尬。罢了,晚上问问他的意思吧,该来的总会来。”
“姑娘,饭菜都凉了,赶紧吃点吧,别为此事坏了胃口。”张嬷嬷心疼地看着她。
“放心,再大的事也耽误不了我吃饭。”赵倾洛笑着往厨房走去,脚步轻快,“我去看看今日有什么好吃的。”
张嬷嬷望着她的背影,眼眶微红。如今的小姐不再任性刁蛮,待人接物温和有礼,着实令人欣慰。只是这样的改变,究竟付出了多少代价?
厨房里,香气四溢。赵倾洛站在灶台边,看着厨娘们忙碌的身影,心中一暖。这些日子,她渐渐学会了体谅他人,也懂得了感恩。
“夫人,您要不要尝尝这个汤?”一个小厨娘端着碗走来,眼中带着期待。
赵倾洛接过碗,轻轻吹了吹,“味道不错,再加点葱花就更好了。”
小厨娘眼睛一亮,连忙去准备。其他人看着这一幕,脸上都带着笑意。谁能想到,曾经那个动辄发脾气的大小姐,如今会这般平易近人?
夜幕降临,楚笒霄刚下马便问道:“府中可有要事?”
“回国公爷,有两事。”门房恭敬答道,“楚二夫人命我等今后听从夫人差遣。另外,夫人说有事相商,请国公爷得闲时传唤便是。”
楚笒霄微微颔首。这些日子,赵倾洛从未主动寻他,今日突然传话,想必与临江阁一事有关。他的心中泛起一丝涟漪,却又很快平静下来。
他径直往听雨轩走去,脚步轻快。母亲的病情日渐好转,这是他最大的欣慰。院中的花香沁人心脾,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可想到这一切都源于赵倾洛的银钱,他的心情又沉重起来。
从小到大,父母教导他要心系天下,不可局限于一隅之地。可如今,连一副救命的药都需仰仗他人,这让他如何心安?
楚笒霄站在听雨轩门前,望着那熟悉的院门,一时竟有些恍惚。
“国公爷安好。”守门的丫鬟见他驻足,连忙屈膝行礼。
楚笒霄这才回过神来,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这里。今日朝堂上的争执仍在耳边回响,那些尖锐的质疑声此刻依然让他心绪难平。
“国公爷脸色不太好,要不要请大夫来看看?”丫鬟小心翼翼地问道,眼中满是关切。
“不必。”楚笒霄摆了摆手,声音有些沙哑。他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这一整天的疲惫。
踏着青石板路往里走去,耳边传来阵阵笑语。庭院内的花香随着晚风飘散,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路过的下人们纷纷低头行礼,他只是微微颔首。
推开房门,温暖的灯火映入眼帘。屋内炭火正旺,驱散了初春的寒意。
母亲和婶母正坐在炕上做着针线,说说笑笑,一派温馨祥和。章氏手中的针线活纹路细腻,卫琉则时不时打趣几句,两人相处融洽。
这一幕让楚笒霄心头一热。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早已逝去的画面突然变得清晰。
那时候祖母还在,国公府里热闹非凡。父亲和叔叔们用完晚饭后,不是在书房谈论朝政,就是在练武场切磋武艺。而他总是忍不住跑去凑热闹,结果每次都被叔叔们抓去“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