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山率领的那一营,便是山字营。
杨奇伟笑着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张大山的肩膀,赞道:“这些日子恢复得不错,又壮实了几分。”
张大山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既有几分尴尬,又带着一丝骄傲。
他满怀感激地说道:“如果不是教主,我们还不知道在哪里流离失所。
现在我们山字营的将士不仅每天能吃饱,还有一顿肉,想不壮实都难。”
张大山的话通过喇叭清晰地传了出去,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引起了百姓们的一阵惊呼。
“啊,圣教的待遇这么好吗,每天一顿肉?”
,一位年轻的百姓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地说道,眼中满是羡慕之色。
“俺的娘嘞,就是俺工作的那地主家,也不能每天一顿肉,圣教的士兵待遇都这么好吗?”
,一位中年汉子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地说道,声音中透着浓浓的震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嗯,这事我听说过,圣教的士兵有三等,一等兵的待遇最好,每天能吃一顿肉。
二等兵的待遇次之,两天能吃一顿肉。
三等兵的待遇最次,三天能吃一顿肉。”
,一位消息灵通的百姓站出来解释道,脸上带着一丝得意。
“不过这待遇可不是白给的,一等兵每天的训练最艰苦,要穿着几十斤重的铠甲长跑,练习战斗技巧。”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敬佩。
“二等兵和三等兵相对就好了很多。”
“这也是圣教的宗旨,权力,责任,利益。”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利益越大。”
“所以除了管饭,一等兵的兵饷最多,据说每个月能有三百斤粮食,二等兵和三等兵差一些,好像是两百五十斤。”
,消息灵通的百姓继续爆料道。
“嘶,三百斤粮食,俸禄这么高!”
,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脸上满是惊叹。
“俺的娘嘞,就算是当个三等兵也好啊,不仅能吃饱,每三天还有一顿肉,还有两百五十斤粮食的兵饷,这也太爽了。”
,一位百姓激动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在这个年代,普通百姓生活困苦,很少能吃上肉,即便是一般的小地主,也难以享受如此优厚的待遇。
肉食的诱惑,对于这些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百姓来说,可不一般。
而两三百斤粮食的俸禄,更是让他们羡慕得眼红。
在这个年代,即便是风调雨顺的丰年,小麦的亩产也不过在一百四到两百斤左右。
去掉各种赋税等等,百姓能到手的粮食不足三分之一,也就是五十斤,甚至更少。
每月两百五十斤粮食,就相当于五亩地一次丰年的收成!
一年十二个月,那就是六十亩地的丰年收成!
但气候多变,怎么可能年年都是丰年?
这份兵饷对于他们很多人而言,简直高得难以想象。
有人小声地问道:“圣教招兵都有什么要求啊。”
声音中透着一丝小心翼翼的期待。
“好像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你身体健康,能吃苦,那就行了。”
,一位了解情况的百姓回答道。
“啊,这么简单。”
,提问的人惊讶地说道,眼中满是惊喜。
“好像是这样,我也是听说,不是特别清楚。
你打听这个干什么,难道想要去投靠圣教。”
,旁边有人好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