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令下,无论是出于对陈杨舟的敬畏,还是对局势的判断,所有骑兵都毫不犹豫地翻身下马。
铁甲碰撞声此起彼伏,转眼间,先锋营已从骑兵变成了重甲步兵。
“列阵!”
陈杨舟的厉喝穿透战场喧嚣,第五十九火的士兵闻令而动。
他们以惊人的默契迅速靠拢,就连平日沉默的军奴谢执烽也毫不犹豫地加入阵型。十人一组,背靠背结成铁桶般的圆阵。
这个战术很快产生连锁反应。周边浴血奋战的大夏士兵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向圆阵靠拢。
他们用染血的肩膀抵住同袍的后背,将锋刃一致对外。伤者被护在阵中,倒下的兄弟立即有人补位。
随着杀戮,北渊伤亡人数越来越多,陈杨舟众人的圈也越来越大,有人倒下,就会被护在圈内打斗中还将伤兵护在圈内。
“稳住阵脚!”陈杨舟的声音在阵中回荡,“让他们见识见识大夏儿郎的血性!”
北渊人的攻势在这铁壁面前一次次碰得头破血流。
随着时间推移,战场上倒下的北渊士兵越来越多,而大夏的圆阵却在不断扩大。
当夕阳染红战场时,北渊人终于崩溃了。
有人丢下弯刀,有人扯掉皮甲,疯了一般四散逃命。就连催战的号角声也无人理会,此刻他们只想着活命。
“胜了!我们胜了!”一个年轻的大夏士兵怔怔地望着溃逃的敌军,手中的长枪“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战场上出奇地安静,没有欢呼,没有呐喊,只有沉重的喘息声和偶尔传来的痛苦呻吟。
陈杨舟抹了把脸上的血迹,声音沙哑却坚定:“打扫战场,仔细检查每一具尸体。“
第五十九火的士兵默契地分散开牢。
郑三踢了踢脚边的北渊军官尸体,熟练地翻找着值钱物件。
“呸!“他失望地啐了一口,“就这几个破铜板?这些渊狗是穷得叮当响了吗?”
“不穷怎么想着来争夺大夏呢?”李大山瘪瘪嘴,继续在尸体堆里翻找。突然他眼睛一亮,从一具尸体怀里摸出个鼓鼓的钱袋。
“你小子运气倒好!”郑三咧嘴笑道。
另一边,陈杨舟蹲下身,仔细检查着每一具“尸体”。
忽然,她眼神一凛,长枪猛地刺向一具“尸体”的咽喉。那装死的北渊士兵惨叫一声,彻底没了气息。
城楼之上,杨崎将军正会见孙蟒、贺鑫等援军将领。
残阳如血,将众人的铠甲镀上一层暗红。
“本将代泗雪关全体将士,谢过诸位援手之谊。”杨崎抱拳行礼,甲胄发出铿锵之声,“诸位甫至便浴血奋战,这份恩情……”
孙蟒抬手止住他的话头:“小杨将军言重了。”
目光却不自觉落在杨崎脸上——那眉眼间的俊气,与当年的杨老将军如出一辙。
想起那位威震边关的老将最终竟落得那般结局,孙蟒喉头不由发紧。
城头的寒风卷起积雪,一时无人言语。
赵诚似是想缓和气氛,轻声道:“小杨将军。。。还请节哀。”
这话一出,杨崎身形微僵,指节在剑柄上泛出青白。
孙蟒狠狠瞪了赵诚一眼,暗恼这莽夫哪壶不开提哪壶。
赵诚自知失言,慌忙低头盯着靴尖,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无妨。”杨崎终是松开剑柄,声音沙哑,“先父。。。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