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魏力举好歹还是世家魏家出来的,在他称王期间虽然霸道酷吏了些,但一言一行也都是符合贵族世家、甚至是皇族的行为规范的。
所谓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世家们都相信只要帝王还需要他们治理国家,那世家就永远不会倒!
就算是新的帝王都要给他们面子、听他们所言所想。然后逐渐被驯服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但眼前这个新的草根帝王。
这个硬生生凭着自己的能力打出江山的帝王,实在是有点不好调教啊!
从三月之前彻底入主帝都之时,帝都的世家贵族就已经非常有眼色的集体归顺、示好了。
那时候这个年轻的帝王虽然看起来有点凶、有点不高兴,但还是客气的接纳了他们。
甚至都没计较他们之前为魏力举做过事,除了把自己的亲信班底都给一水的安排到了重要的位置之外,大多数在帝都的贵族还是得到了一些相对重要的官职的。
世家贵族们虽然有点不太高兴,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嘛。他们懂!
毕竟没有从龙之功,起点低一点也是很正常的。
只要他们努力讨好新帝、让新帝看到他们的能力与好处,那就行了!
于是当天就有前朝礼部尚书、宋家的一位老爷子中气十足的开口:“陛下已经入主帝都!可以颁布新的年号、历法、大赦天下了!”
然后新帝像山大王似的坐在龙椅上,想了想同意了。
于是明光新朝定立。
第一个提出来的上书就被陛下采纳,宋老头就非常高兴、张口就说出了第二个上书:“陛下该举办登基大典!让天下万民知道真龙天子之威!”
然后所有大殿上的朝臣就看到原本脸上没什么表情的新帝一下子黑了脸:“不办。下一个。”
宋前朝礼部尚书:“?!”
谁家皇帝登基不办登基大典的啊?!这新皇是不是有毛病?
还有,你怎么能两个字就打发了我?你都不解释一下的吗啊陛下?
然而不论这个前朝老臣怎么难以置信的瞪着年轻的帝王,帝王都没搭理他。
知道内情的明光军文臣武将们:“。”
大家特别短时间的互相对视了几眼,都看出了对方沉重的表情。
懂,那位还昏迷着呢。这位怎么可能有心情办登基大典哦。
但新的世家贵族们不知道啊。
想到登基大典这位新帝不愿意办,那……
刘家的一个中年文士就按耐着心中的兴奋主动走到文臣武将中间开口了:
“陛下!既然您暂时不愿意办登基大典,此时百废待兴、确实急了一些,可等到国库丰盈之后再办大典。”
他看到龙椅上的帝王勉强点了个头,心中更加兴奋。
“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后啊!您、也不能没有后宫佳丽繁衍子嗣!臣恳请陛下选秀、”
当这个姓刘的说出“国不可一日无后”这句话的时候,原本像鹌鹑一样老老实实呆着的所有前明光军文臣武将有一半都倒抽了一口冷气。
周元和捂着胸口咳嗽两声。
宋通达难得的又揪掉了自己一根胡子。
甄贾脸上露出一个假笑,在心中诚恳的为刘家默哀。至少十年内,这刘家是别想起来了。
就连宴崇山都默默摇了摇头。
果然,在敏锐的世家臣子们发现气氛好像不太美妙的时候,那头顶上一直没什么表情的帝王就突地笑了一声。
“笑死。老子有后没后,关你屁事。反正老子不会娶你家女儿当皇后。”
“拖出去,他长太丑了,老子不想看到他。”
刘大人:“????”
家中曾经出过一位贵妃的刘大人:“????????”
“陛下!陛下息怒啊!臣、臣不知何错之有啊!”
然而刘大人还是被拖出去了。
但世家和贵族哪里见过这么离谱的被拖出去的理由啊?
更别说他们多多少少都有让自己家中女眷入宫的想法,这新帝如此年轻、虽然凶残威严了些,但容貌也是上乘,可以说是天下最大的金龟婿,但凡有野心的世家贵族怎会不心动?
于是,几个世家贵族臣子互相对视几眼,都慷慨激昂的上了。
“陛下!刘大人不知因何触怒了您,但他也是一片忠心,帝国刚立、根基还不稳,陛下要有后代才能保江山万年、人心安稳啊!”
“不错!陛下,您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该如此任性,应当广开后宫、选取名门淑女为您诞下子嗣、”
于是这几个企图靠人多势众压制帝王的世家臣子也被拖出去了。
“他们长得丑心眼坏,都别来碍我的眼了。”
新满朝文武:“????”
不是,陛下!陛下你听听你自己在说什么啊!长得丑心眼坏!往上数几百年、多少朝代,有哪个帝王敢这么光明正大的用这个理由把人拖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