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看出来了大家对于这个数字的震惊,这个数字可以说他们在场这么多人一年都没法赚到。
他接着说道:“这笔生意,光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我打算找大家一起干!但是,丑话说在前面,这活儿有要求!”
“第一,质量必须过关!我会教大家标准做法,做出来的东西必须结实、规整!谁要是偷工减料,坏了咱们村的名声,以后就别想再沾边!”
“第二,按件计酬!做得多,挣得多!竹筐每个我给五毛钱工钱,竹箱每个给一块钱!做得好的,干得快的,这三天挣个十几二十块都有可能!”
“第三,我需要五到十个手脚麻利、肯下力气的人,跟我一起干这第一批!愿意干的,现在就可以报名!”
按件计酬!多劳多得!
这在吃大锅饭的年代,简直是石破天惊!
而且工钱给得相当高!一个竹筐就能挣五毛钱,手快的一天做两三个,就能挣一块多,比下地挣工分强太多了!
短暂的沉默后,人群立刻骚动起来。
“我干!”一个憨厚的汉子,是陈晓的堂叔陈大明,第一个站了出来,
“晓儿,算我一个!”
“之前以为你小子是真废了,没想到竟然闷不作声做了这么大事情!”
“我也干!”另一个平时就和陈家关系不错的年轻人也喊道。
“就是,你只要不沉迷于女人,咱们都是好兄弟!”
“好,干了!我前天还听村长说,那个什么小岗村开始搞那什么···家庭联产?”
陈晓听到这,笑了笑回答道:
“那个叫家庭联产责任制,上面已经开始推广了,以后我们也能享受到!”
“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你看我们做这个作为自己的副业不就很好,只要能完成任务,大家都能日子朝前走!”
很快,就有七八个人表示愿意加入。
陈晓看了一圈,发现报名的基本都是他心里预想的那几个人,大多是本分、肯干、家里确实困难需要钱的。
至于那几个会竹编的老人,他打算请他们做技术指导和质检,另外给工钱。
“好!”陈晓点点头,
“既然大家信得过我,那咱们就抓紧时间!工具不够的,先凑合着用,我去趟县城再买些回来!今天下午就开始破篾、备料!”
他迅速地分配了任务,并且当场预付了每人一块钱的定金,更是让大家吃了颗定心丸,干劲十足。
看着院子里热火朝天开始忙碌起来的景象,陈晓心中稍定。
信任问题,初步解决了。利益动人心,只要给足好处,并且把规矩立好,就不怕没人干。
生产这边暂时稳住,他还得再去一趟县城。
一是买些必要的工具,比如更锋利的篾刀、手套等;二是得去向高书记汇报一下进展;三是他想再去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别的机会。
这次去县城,他的心态完全不同了。
不再是仅仅为了生存,而是带着一种创业者的眼光去审视。
当他再次来到县城,买好工具,和高书记简单沟通后,时间还早。
他信步走到县城最热闹的十字街口。
这里有百货商店、食品站,还有一家国营饭店。
就在他路过国营饭店门口时,一阵诱人的香味飘了出来,同时还夹杂着几句抱怨。
“唉,今天这红烧肉咋又肥又腻啊!”
“没办法,食堂大师傅就这水平…”
“要是能有点解腻的小菜就好了,哪怕是泡菜、咸菜也行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