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机械厂的正式订单和泡菜生意的稳定展开,陈晓的事业第一次真正有了起色,但也立刻感受到了小农生产方式的局限性。
无论是竹器制作还是泡菜腌制,分散在各家各户进行,不仅效率低下,难以统一标准,更不利于管理和保密。
他需要一个集中的、专业的生产场地!
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作坊!或者,用更超前的词来说,一个工厂的雏形!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
如今的陈晓,在家里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地点选在哪里?自家新盖的瓦房虽然亮堂,但地方太小,也不适合堆放大量竹子和腌制泡菜。
陈晓思来想去,把目光投向了村西头那几间早已废弃、原本属于生产队的旧仓库。
那里地方够大,也相对偏僻,正好合适。
他找到村支书,开门见山地提出了租赁请求。
如今的陈晓已非吴下阿蒙,他是能给村里带来实际利益的能人,背后还有高书记这层关系,村支书自然不敢怠慢。
更何况陈晓主动提出,愿意每年向村集体缴纳一定的场地占用费,并且优先雇佣本村村民。
这等于是给村集体送钱、给村民送工作的好事!
村支书当即拍板同意,象征性地收了很少一点费用,就把那几间破仓库的使用权交给了陈晓。
有了场地,接下来就是改造和规整。
陈晓拿出前段时间赚的钱,雇了几个村民,先把仓库修缮一番:补好漏雨的屋顶,加固松动的墙体,平整地面,还特意隔出了两个独立的区域。
一个区域用来处理竹子、编织竹器,力求通风、宽敞。
另一个区域则严格按照陈晓的要求,进行了更细致的处理,用来腌制泡菜——地面用水泥(抹平,墙壁用石灰水反复粉刷,还挖了简易的排水沟,力求干净、卫生。
他还去县城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陶土瓦罐,整齐地排列起来。
短短几天,一个虽然简陋但五脏俱全、初具规模的红星种竹器泡菜联合加工厂的牌子,就悄无声息地立在了村西头!
有了固定的场地,陈晓立刻对原有的“草台班子”进行了整顿和规范。
他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意愿,明确了分工:负责砍竹运竹的,负责破篾刮青的,负责编织成型的,负责泡菜清洗切配的,负责腌制装坛的…
他亲自担任厂长兼技术总指导,并任命了父亲陈大山和一位手艺最好的老竹匠作为副厂长,负责日常管理和质量监督。
工资依然以按件计酬为主,但增加了全勤奖和质量奖,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人员激励(入门)】技能让他很自然地就能说出鼓舞人心的话,【成本控制(入门)】则让他开始有意识地计算材料损耗、优化生产流程。
作坊很快就步入了正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
看着这欣欣向荣的景象,陈晓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一丝隐忧,却始终盘旋在他心头,刀疤强!
上次在市场,虽然暂时将他吓退,但陈晓知道,像这种地痞流氓,就像闻到血腥味的苍蝇,只要你的生意还在赚钱,他们就绝不会善罢甘休,迟早还会找上门来!
靠高书记?高书记能帮他解决政策和资源问题,但不可能时时刻刻派人保护他。
靠市场管理员?更指望不上。
靠自己?【基础格斗技巧】对付一两个小喽啰还行,真对上刀疤强这种狠角色和他的一帮手下,恐怕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