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市百货大楼,这座矗立于城市心脏地带的宏伟建筑,犹如一头沉睡的巨兽,散发着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的威严与矜持。
当陈晓和赵铁根,一个穿着略显土气的蓝布外套,一个身形挺拔带着军人气质,走进这光洁如镜、人流穿梭却又秩序井然的一楼大厅时,与周围那些穿着的确良、神态悠闲的城市居民相比,确实显得有几分格格不入。
空气中弥漫着雪花膏、的确良布料和高级点心混合的、属于城里的独特气味。穿着统一蓝色制服、胸前别着姓名牌的售货员们,眼神中带着几分职业性的审视,偶尔扫过他们,带着不易察觉的疏离。
陈晓却毫不在意这些。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雷达,快速扫过琳琅满目的柜台——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海鸥牌相机、各种花色的布料、包装精美的糖果饼干…这里汇聚了这个时代最优质、最令人向往的商品。
他的心,也随之变得滚烫!
这里,就是他“陈记”产品应该出现的地方!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径直走向服务台,用清晰而标准的普通话询问:“同志,您好,请问采购科怎么走?”
服务台的年轻女售货员愣了一下,大概很少遇到乡下人直接找采购科的,但还是指了个方向:“上二楼,左转到底那个挂牌子的办公室就是。”
道了声谢,陈晓带着赵铁根,穿过人群,踏上了通往二楼的水磨石楼梯。
二楼主要是办公区域,安静了许多。
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挂着“采购科”牌子的办公室。
门虚掩着,陈晓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略显慵懒、带着几分官腔的声音。
陈晓推门而入。
办公室不大,摆着几张老旧的办公桌,文件堆的有些杂乱。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起来五十岁上下的微胖中年男人,正靠在椅子上,端着一个搪瓷茶缸,慢悠悠地喝着茶,眼皮都没抬一下。
这应该就是秦雪提到的那位刘科长了。
陈晓心中了然,这位久居上位,恐怕早已见惯了各种毛遂自荐、拉关系走后门的人,态度倨傲也在情理之中。
但他并未因此露怯,反而更加沉稳。
他上前一步,将那封盖着红旗公社大印的介绍信,双手郑重地递了过去,同时启动了临时获得的【口才(微弱提升)】状态,声音清晰而恭敬:
“刘科长您好,我是青山县红旗公社红星村作坊的负责人陈晓。受我们高书记委托,特来向百货大楼推荐我们村集体企业生产的特色产品,希望能有机会参加贵单位举办的‘地方名优特产展销’活动。”
果然,听到红旗公社介绍信,刘科长那半眯着的眼睛终于睁开了一些,放下了茶缸,有些意外地接过了信。
他展开信纸,仔细看了起来。高建军的措辞还是很有水平的,将红星村作坊形容成“响应党的号召,搞活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典型,将“陈记”产品夸赞为“用料考究、工艺独特、广受群众欢迎”的地方特色。
刘科长的眉头,不自觉地舒展了一些。
地方政府的正式推荐,他不能完全无视。
他抬起头,目光这才第一次真正落在陈晓身上,带着审视的意味:“哦?红星村的…陈晓同志?你们是做什么产品的?”
“报告刘科长!”陈晓立刻上前一步,将带来的样品,一样样小心翼翼地摆放在了刘科长面前那张略显拥挤的办公桌上。
晶莹剔透、标签精美的玻璃瓶装糖蒜和泡菜!
用防油牛皮纸袋精心包装、印着“陈记”标识的三种口味麻花!
还有那色泽红亮、颗粒饱满、散发着诱人复合香气的怪味胡豆!
这些产品的包装,虽然比不上后世的工业化产品,但在这个年代,绝对称得上是“精美”“用心”!尤其是跟市场上那些散装、粗糙的同类产品相比,简直是鹤立鸡群!
刘科长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测的惊讶。
这乡下作坊,倒是挺会捯饬门面…
陈晓则趁热打铁,用简洁明了、充满自信的语言,开始了他的产品介绍:
“刘科长,这是我们‘陈记’系列产品。这款糖蒜,选用本地优质紫皮新蒜,古法腌制,酸甜爽脆,是佐餐解腻的佳品;这麻花,我们改良了传统工艺,口感更酥脆,不油腻,有甜、咸、麻辣三种口味;还有这款怪味胡豆,是我们最新研发的,集麻辣鲜香甜于一体,是看电影、聊天喝茶的绝佳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