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致远星的移民开拓计划能够成功,那么坐拥丰沛资源的情况下,自产更大体量的超级主力舰的事项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目前据风信子号对波江座天苑四的扫描,目标星球的致远星是一个各类矿藏资源储量丰度极高,品类也极多的星球。像目前造星际舰船最主要的金属材料——钛矿,致远星的储量简直惊人,以仅风信子对局部大陆板块的扫描,都发现了万亿吨级的储量。
况且致远星上还有液态水海洋,大器组成、重力条件和公转、自转周期等等各种参数,也都十分接近地球,可以说是完美的备选开拓星球。在现在不缺恒星系间的远距离跃迁技术的前提下,直奔致远星开发确实是个很好的选择。
到时候,致远星完全可以像“致远”这个名字一样,成为近太阳系空间向着更远星域开拓的门户,发展出一个庞大的星际重工业星球,比如设立大量的舰船制造厂,成为一个海军和舰船的超级摇篮,以及规模惊人的矿产开发基地。
嗯,届时的开发估计就比地球上舒服多了,毕竟整个星球的面积可以随意规划,和地球上一块地都要抠抠索索地研究来研究去就不是一个概念了。
野蛮生长,说起来是个贬义词,可是事物快速发展的早期阶段都往往是个野蛮生长的过程,而且也是机会最多的时候。
到时候估计就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样,又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下海开发”的时代浪潮了。
PS:最近卡文严重,身体状态也不好,先一更吧_(:з」∠)_
第263章总不能真有个星盟吧?
“所以最近的研究进度就是这些了?”
企业看着汇总报告,对着cortana有点无奈地询问道。
技术逆向进展十分艰难,白毛心心念念的能量护盾这个事情,依然是八字没一撇。
护盾科技在星路的下一个阶段科技树,而且估摸着售价不会便宜,那是将来的长期规划了。科技树的提升和升级一样,也是个越往后经验条越长的过程。纵观人类文明几千年,从最初的钻木取火到21世纪的庞大现代科技,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提升,还有着领域的不断扩张,信息量的扩张在每次技术大爆炸的时代都是指数级的。
现阶段把手头这套庞大的科技体系完全消化,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至少需要个二十年,也就是一代人,这还是乐观情况。要是发展的管理过程中内部有问题,或者突然和虫群陷入高烈度的长期战争,都会影响社会的发展过程,届时半个世纪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这也是致远星开拓计划的一个重要意义,那里不仅仅将成为一个前进基地,还能成为一个“第二地球”,那边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全面建设,不用太担心外部安全问题——前提是风信子提供的星图是正确的,波江座天苑四附近的星域没有什么比虫族还折腾人的东西。
Cortana还是一如既往地不掩饰对现阶段科技的意见:“因为基础科学差距太大,就这么简单。如果你们对未来基础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够完全透彻,那么我想我们的工作就能轻松很多了。”
这话说得,周围的研究人员都是有点小尴尬,这不就是说,星路系统里搞出来的那些科学知识,科研系统还远远没吃透嘛。
毕竟按本身UNSC科技树的水平,如果能全部整明白,那么能量护盾这些东西确实是能折腾出来的,甚至还逆向搞出来了单兵系统的能量护盾。
现阶段造个护卫舰都费劲,空间跃迁引擎这类的东西更是基本只能原封不动地抄用,每个数据参数的改动都是慎之又慎,当然就说明很多东西其实没有整明白,处于一个囫囵吞枣的学习阶段,和中学阶段大量填鸭式硬背教材是一个道理。
怎么说呢,其实现在地球上的各国科研同行们,状态还真是有趣。
国内的科研工作者日常头发抓掉一大把,本来都是优等生,现在新知识一来就感觉日子难熬,挑灯夜战,然后很多东西还觉得理解不透彻,不能运用自如。国外的同行们就很羡慕国内的科研状况,毕竟这种动不动就整出个可以留名人类史的重大科技成果,不管发展速度是不是有点玄乎,但是首先羡慕是肯定的,而且国内现在科研战线的待遇是真的好。
在这个全球战火的时代,能在东亚大区生活,就意味着基本安全,可以像以前一样安稳地过完这辈子;能在共和国国内生活,那就意味着很多机遇,比如即将到来的星际时代;能在共和国国内进入科研系统,那基本就是吃喝住行都完全不愁,国家的重点投入除了军费就是科研和教育,比过去什么公务员之类的金饭碗还要“金”。
毕竟以前是市场经济,发的是货币工资,但是无论和美元挂不挂钩,都是会受到经济波动影响,在十年为周期的长线看来,都是在贬值的,工资上涨跟不上贬值日子就难过。现在重点保障的科研系统都是直接物质实物保障,给房安家、医疗教育什么的直到一百年后的老年时代都是包的,这待遇就别提了。
这也是没辙了,不然怎么吸引全社会的有才青年走读书科研这条路呢,这人才缺口是真的太大了。
当然,国内的兵役现阶段待遇也好,同时现在全军一千二百多万部队,和适龄青年相比当然还是有很大空间的,因此实质上依然是志愿兵役制,愿意当兵的才去。战争年代,特别是虫族在东亚战区尤其疯狂的情况下,参军上前线真的是个很危险的事,不过可以想见嘛,共和国老传统文化了,大部分父母这种时候肯定从小就会撺掇你好好读书搞科学。
企业当然对这些情况都心里有数,用局座当年上舰名场面的话来说,国内哪个科研院所白毛没去过。因此知道客观情况,同时也深知科学发展有它的客观过程,加速发展不意味着完全就可以离地起飞。
对于cortana的日常抱怨,她只能笑笑,不说话。
不过,对于报告中的一条破解信息片段,企业还是非常在意的。
根据风信子号截取的这个仙女座文明的信息片段,在其中多次出现了某种名词属性的词汇,根据逐渐完善起来的汉字翻译对照表,这个词汇可以译为“亚金”。
这个词令参与研究的人都是十分疑惑,毕竟这个词本身好像在汉语里也没什么含义。如果不是理解成某种金属物质,那就只能理解成某种专有名词。
众所周知嘛,专有名词,要么音译,要么就不翻译。
企业对此有点上心是因为,如果没记错的话,她以前在先驱的“星路托梦”中,所见到的浮光掠影式的银河图景里,除了有虫族之前那场星际大战的场景,也模模糊糊地似乎接触过这个词汇。
不过以前的注意力一直都放在虫族身上,现在在风信子号的信息上,才算是第一次于现实里接触到了这个词汇。它代表着什么,还有待商榷。
“引导者,你们的波江座天苑四开拓计划准备的如何了?”
“快了,最迟三个月内就会准备出发了,我这次来,就是询问你,要一起行动还是留在地球。”
“。。。”cortana似乎沉默了一下,“虚假的记忆,也是负担。。。”
“什么?”
“去,我在地球上留一个子程序就可以了,你们的很多科研项目现在都需要我的协助。”
“对了,你们确定将这颗星球命名为致远星了?”cortana突然话锋一转,有点打趣似的,“你们的文化里,不是有‘避讳’这个说法吗,你们不觉得这个名字有点。。。不幸运嘛?”
“?”企业想了一下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最后果断表示:
“我们搞唯物主义的,不兴这个。总不能这银河系里还真有个星盟吧?”
PS:突然发现,马上情人节了,我不仅单身,还在这儿写单身文_(:з」∠)_
第264章士官长白毛说可能性微存?
银河系里有没有星盟不知道,但是提高警惕是必然没错的。
按照企业接到的命令,第一批进发的开拓船队,军事人员及相关组织将会占比达到一半以上,下辖2个重型旅、一个特殊合成旅、一个通讯旅、一个工程旅,其他诸如医疗、饮食等一系列后勤保障都全部整合成一个旅级编制里,也就是一切公共设施和服务,都由部队体系维持,防止紧急情况下出现秩序混乱。所有其他的单位组织、人员等等,在开拓的早期,都必须服从医疗、食物、住所等等分配的规则,由部队无差别地公平提供。
不见得多舒服,但是秩序是最重要的。
特殊合成旅是一个战斗旅,下辖各类重装备,远火、MAC防御炮台和战役战术导弹和武装卫星星座等等,相当于一个临时组建的小规模行星战略防御部队。
不过老规矩,在这种人手紧张的阶段,即使是战斗部队,如果确认安全状态没问题,也会参与建设和生产。
部队体系之外,其他的参与人员,无论是科研院所,还是工程人员,都要提前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和各类紧急情况的应对培训,届时将会采取准军事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