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可能是我的家?我从小在镇南王府长大的,我来这里,只是为了躲过阴亲假殉而已,现在事情过了,我要回自己的家……”
她说着就挣扎着下床,却因为胸口疼痛,又喷出一口血。
接着又晕了过去……
柳氏这时候不止是心疼楚蔓蔓的伤,更心疼自己,自己的女儿不认自己的家,在女儿的心里,镇南王府才是她的家?
那这三年算什么事儿?
楚蔓蔓闹了一阵昏迷后,反而安静了,府医查过后也表示只是情绪激动导致的,但恐胸前伤口会留下后遗症,以后会经常咳,而且不能做力气活,一旦受风寒什么的,更要格外注意。
柳氏于是又开始哭着骂楚音,“怀谨,你说音音怎么变成了这样?我们养她有错吗?她为什么这样害蔓蔓?即使蔓蔓是自伤,也一定是她说了伤害蔓蔓的话,否则蔓蔓怎么会无缘无故自伤?”
楚怀谨点点头,“母亲,您说得对,音音那张嘴,得理不饶人,蔓蔓又一直害怕失去自己得到的,她一定是故意激蔓蔓了。”
“她还要嫁给龙渊,这可怎么办?”
“如果小叔叔在就好了,他一定能解决眼前的所有事情的。”
楚家,也唯有楚羽风,可以在皇上及国公府面前说上几句话,也唯有他出面,龙老将军才会给点面子吧。
可是小叔叔已经七年未归了……
一时间母子二人都面露忧愁,楚怀谨说,“母亲,要不然想办法,见见将军府大夫人?”
“可是,她愿意见我吗?”现在楚候府落寞,靠着楚候在朝内挂着个闲职,不止是经济上出了问题,而且先祖们积下的人脉和势力,也早就败光了,如今并没有谁真正愿意给楚候府面子。
多数时候只是堪堪过得去即可。
“母亲,您忘了,她还欠您一个人情。”
经过楚怀谨的提醒,柳氏想起来这将军府大夫人,确实还欠她一个人情。
当年大将军在外养小妾,被柳氏撞见,于是偷偷告诉了将军府大夫人,之后大夫人及时惩治了那名小妾,才没有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当时大夫人确实说,如果柳氏将来遇到什么事,可以找她。
柳氏想到这里挺了挺胸膛,“对,我不止是她的恩人,其实我也是她的亲家,毕竟,他们已经娶了蔓蔓。”
就这样,柳氏备下厚礼,于第二日至大将军府求见大夫人,大夫人果然让人把她带了进去。
大夫人相貌端正严慈,柳氏到了她面前,不自觉就矮了一个头,又是施礼又是问候,大夫人倒也随她了,这样虚礼了好一阵子才能真正的坐下来说话。
柳氏于是把这几日的事儿告诉了大夫人,说,“龙渊即娶了蔓蔓,便要好好对待蔓蔓,这时候再娶楚音,两姐妹共嫁一夫倒也不是说没有,但是如今的楚音确实不太像话,傲慢无礼,与蔓蔓不合,只怕两姐妹要经常闹仗,从楚候府打到将军府就要惹出笑话了。”
大夫人哦了声,“楚音这孩子,我倒是非常想念她的,自小和渊儿一起长大,当年见了我也亲得很,说起来也是好久没见了。”
柳氏也不好解释阴亲假殉的事儿,只说,“这几年,她身子不好,一直在家养病。”
大夫人点点头,又说,“渊儿对楚音用情至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儿,而且当年他要娶的确实是楚音,虽然当初我们下聘的时候特写楚候府嫡女,但我们心里都清楚,渊儿要娶的是楚音,只不知为何却将蔓蔓送来?”
说起来这事,大夫人也头大得很,堂堂的大将军府,居然娶错了新嫁娘,这传出去,她这大将军府主母的脸面往哪儿放?
当时将军府发现事情真相后,也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后来当然也找楚候府询问过此事。
楚候府于是拿出皇上圣旨说话,意思是“事以至此,如果现在闹起来,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
大将军府自然不怕楚候府,但是对于镇南王这边,多少顾忌点,再三考虑之下,只能算了。
况用,龙渊似乎也没有那么讨厌蔓蔓。
至少,在发现自己娶的并不是楚音的时候,他依旧和楚蔓蔓画了契。
所以大夫人没有再追究这事,可没想到三年过去了,龙渊居然还是要娶楚音,还把事情闹得挺大。
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大夫人多少明白龙渊的心思。
当初发现被送来的新嫁娘是楚蔓蔓的时候,龙渊本可以当场退亲,但是如果那时候退亲,还是没机会娶楚音。
那时候龙渊其实已经知道了楚蔓蔓的身份和背景,也明白楚音其实是楚候府捡来的。
以楚音的身份,不管龙渊当时退不退楚蔓蔓的亲,楚音都没资格嫁入到将军府来。
龙渊强行退亲,还会失了将军府的体面,同时得罪了镇南王,也得罪了楚候府。
所以当时没有退亲。
之后也着意打听过事件的全部。
龙渊在三年后要娶楚音,并非一时起意,而是三年前就这么打算的,如今他有正妻,再娶一个妾或者平妻,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有正妻在,再娶的时候,对方的身份并不会被非常地在意。
所以连将军府都没办法拒绝龙渊的提议,毕竟大家都知道,龙渊喜欢楚音。
只是没想到,问题反而出在楚候府,是楚候府不愿让楚音嫁过来。
大夫人一时有些疑惑,缓声道:“两女共侍一夫,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这样的事自古也有之。当时既然是楚候方的责任,现在我家渊儿要娶,楚音愿嫁,你们又为何不愿呢?”
大夫人这样一问,显然是不接受之前柳氏给出的所谓“两女闹打至将军府丢了体面”的理由。
毕竟将军府有将军府的规则,也不是谁想打就能打起来的。
柳氏这时候也不能告诉大夫人,想把柳音重新估价而嫁,比如嫁给国公府二少,就可以想办法从国公府拿不好的聘礼,时不时的也可以找国公府接济,毕竟国公府那么有钱,而楚候府这么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