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到99年过了后,国际法生效的那一刻。
也就是租约超过99年后,就自动脱离母国的国际法。
但是,显然大陆方面不同意,也不会允许。
现在就是在博弈。
这个时候,主动去找大陆方面商量联合办案,那就是妥协。
大陆方面,就可以直接提议关于港岛回归的事情。
“我觉得,我们可以和大陆方面协商,进行联合办案,可以缉拿那些车贩,以及将赃车退回来。”高级督察张伟成自然不清楚这里面的勾心斗角。
警务处处长也不敢去答应这种事。
“这件事,我会去请示港督。你们继续去搜集证据。”警务处处长吩咐一声后,起身离开。
港督府内。
雕花水晶杯在檀木办公桌上轻轻碰撞,威士忌琥珀色的液体映着港督阴沉的脸色。
警务处处长陈启铭垂手而立,后颈渗出的冷汗几乎要洇湿笔挺的制服领口。
落地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灯火在暮色中明明灭灭,却照不进这间密不透风的会议室。
“三千辆车?”港督转动着刻有家族纹章的银质雪茄剪,锋利的刀刃划过空气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你们是打算让全港的富豪都睡在车库里吗?”
陈启铭喉结滚动:“阁下,这背后牵扯到大陆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
“浪潮?”雪茄剪重重拍在桌面,惊得水晶杯里的冰块叮当作响,“我看是有人想借着东风,把港岛的家底都搬空!你知道那些车现在在哪里吗?鹏城!就在英国人眼皮子底下,从维多利亚港运到了蛇口码头!这是对大英帝国主权的公然挑衅!”
窗外突然炸响一声闷雷,暴雨瞬间倾盆而下。陈启铭望着雨幕中模糊的天星小轮,硬着头皮开口:“高级督察张伟诚提议与大陆联合办案,这样或许能追回赃车,打击犯罪集团……”
“联合办案?”港督抓起威士忌一饮而尽,玻璃杯碎裂在波斯地毯上,“你以为京城会这么好心?他们正等着我们开口求合作!一旦松口,明天新华社就会发社论,标题我都替他们想好了——《港岛警方主动寻求大陆协助,彰显回归大势》!”
陈启铭的后背已经完全湿透,他想起白天在元朗货仓缴获的走私文件,那些盖着鹏城某贸易公司公章的单据,此刻仿佛正在口袋里发烫。“可是阁下,舆论压力……”
“舆论?”港督扯开领带,露出脖颈处青筋暴起,“让政治部的人去操控媒体,就说案件正在全力侦破。记住,现在不是1949年,港岛是大英帝国的皇冠明珠,绝不能在回归谈判前露出半点软弱!不!我们绝不妥协,绝不能回归,至少不能那么早!”
闪电劈开雨幕,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极了两个困兽在对峙。
陈启铭终于明白,这场汽车失窃案早已不是单纯的治安事件——它是悬挂在中英谈判桌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港岛命运转折前的最后一次暗流涌动。
“那张伟诚那边……”
“让他继续查。”港督从保险柜取出一份机密文件,封皮上“港岛前途谈判备忘录”的烫金字在闪电中忽明忽暗,“但记住,任何与大陆接触的提议,必须先经过我的批准。你也是高级官员了,应该有政治觉悟,这是政治事件,而不是刑事案件!”
“等等!”港督突然将警务处处长喊住。
“你是说,这次那个该死的陈暮也买了几辆港岛走私车对吧!”港督问。
警务处处长点头。
“那就直接抓他。不用等他进入港岛地界了。你们制定计划,抓人。只要将人抓到了,哪怕是和大陆方面发生了一点摩擦,我来解决。”港督冷声说,“他买了走私车,就是违法,就能抓他。”
这之前,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陈暮和炮击港岛有关。
那他们就不敢越界抓人。
因为一旦发生了冲突,搞出政治事件,他们就被动了。
现在,陈暮买了三辆走私车,那他就牵扯到这次港岛3000辆汽车被盗的大案中。
那港岛越界抓人,发生了冲突,他都能去解释。
更何况,只要将陈暮抓到了,审出他炮击港岛的事情,那到时,需要解释的就是大陆了。
因为炮击!
普通人能弄到炮吗!
就算私人行为,但是你炮击,那就可以上升到政治事件。
到时,难办的就是大陆了。
“记住,一定要抓到人。”港督吩咐说,“你要办的好,下一任保安部部长就是你的。”
警务处处长一听,喜上眉梢。
他这个警务处处长,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在港岛政治体系里,排名并不靠前。
可是如果是保安部部长,那就是仅次于港督了。
关于抓捕陈暮的一次紧急会议,再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