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他对母亲说道:“娘,说到赚钱,我倒是有办法,那就是报纸!”
朱瞻基一提报纸,朱高炽便担忧起来:“孩子,爹不是反对你赚钱,但报纸的事儿可不能马虎。
正如你所说,它不仅让我们了解民间实情,也让百姓知晓朝廷政策,若将其变为赚钱工具,恐怕适得其反。”
朱瞻基答道:“爹,您放宽心,不会影响报纸功能的!”
张氏并不在意这些,她只是希望太子府收入增加,得知此事无碍后,便笑着说:“行啊,我不插手这事,你就给我个准信儿,报纸一年能赚多少就行!”
朱高炽依然不放心,拉住儿子低声问:“儿子,报纸真的能赚钱?”
“当然可以。”
朱瞻基坚定地点点头,“具体数额我也说不准,但估计一年赚个一两百万应该不成问题。”
朱瞻基虽知广告能带来收益,但在当今时代,他对广告的实际价值并无十足把握。
报纸创办之初并非为了盈利,如今既然开了广告之门,他也无意再自掏腰包补贴报纸。
权衡之下,朱瞻基也无法准确预估报纸的盈利潜力。
不过他原本也没打算靠报纸赚钱,能赚则赚,不能赚的话,到时候他自己掏钱补贴老母便是。
毕竟他目前并不缺钱,新盐代理费已开始陆续到账,分账之后给老母几十万两银子易如反掌。
张氏听儿子提及一两百万两银子时,脸上的笑意愈发浓烈:“好孩子,既然如此,咱们就这么定了,一年两百万两,到时我可就直奔你去讨钱了!”
朱瞻基愣住了。
这一两百万两,何时又成了固定的两百万两?
自家母亲的算数水平怕是连体育老师教都教不会。
朱高炽在一旁瞧见妻子这模样,忍不住轻笑,表情中带着几分“果然如此”
的意味。
不过他对朱瞻基近期所做的事略知一二。
尤其是关于新盐之事,他虽常居太子府,但儿子的一些行动都会有人及时向他汇报。
毕竟,夏原吉那边负责新盐事务的人,全都是太子心腹。
尽管目前还不清楚新盐究竟赚了多少银子,
但他确信,儿子现在肯定不缺钱。
一百万两与两百万两,对他来说差距已然不大,于是便未再多言。
事实正如朱高炽所料,朱瞻基现在确实不差钱。
对母亲的“数学”
能力吐槽一番后,他爽快应允:“这自然应当,区区两百万两而已,到时候我定将银子送到您府上。”
张氏眉开眼笑:“行啊,那我就等你的银子了。
如今太子府处处都需要开销,幸亏有你这个孝顺儿子!”
“只要您高兴就好!”
朱瞻基淡然一笑,若非近来开销较多,这两百万两于他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能让家人开心,哪怕花费再多,他也乐意。
而且他知道,看似贪财的母亲实则深明大义。
宫中无皇后、太后,大小事务皆由张氏打理,井井有条,连朱棣都对其颇为重视。
若手中银钱再多些,将来在宫中的作为势必更加出色,能办之事也将更多。
如此一来,在父皇面前定是一大亮点。
常言道,贤妻能旺三代,张氏堪称典范。
自家傻爹为何如此敬重母亲?任何事都格外注重母亲的意见。
主要原因便在此,傻爹虽胆小,但看事极为透彻。
明白得很,他们一家能安然坐在这太子府中,自己嫡长子的身份占了一部分功劳,好儿子占了一部分,而剩下的功劳,必然是母亲张氏的。
没了张氏,朱瞻基的存在或许本身就是个谜,毕竟以朱高炽这般庞大的身躯,不知道会被朱棣废黜多少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