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口!”
朱棣对此也是哭笑不得,本想趁着怒意教训孔缙,可此刻却反而同情起他来。
怎么偏偏挑了个军营来告状?
若仅凭言语便能解决问题,这场仗也不必打了。
换作是他,早就派几个文人去马哈木营前念诗论道,早将草原征服了。
即便如此,他对孔缙依旧没有好脸色。
孔缙也意识到自己行事鲁莽,未弄清情况便来申诉。
但稍作冷静后,他又赶紧向朱棣行礼道:“臣辨人有误,虽有过错,然太孙殿下创立医学院与皇家学院确为实情,望陛下明察!”
“明察?”
朱棣看着仍不死心的孔缙,脸色愈发阴沉。
冷笑一声:“医学院?你知道太孙设立医学院的目的吗?”
他顿了顿,指向案上的密报:
“那是为了几十万军中的将士,此子见军中医官匮乏,才打算创办医学院,以培养更多医生,让战场上受伤的将士能得到及时治疗。”
朱棣话音刚落,帐内将领纷纷变了脸色,先是惊愕,随即恍然大悟。
他们看向孔缙的目光中,更添几分寒意。
朱棣并不理会这些将领的表情,而是直视孔缙说道:
“此外,前几天他见兵部尚书年迈多病,深感怜惜,也为你们这些老臣担忧,希望你们身边总有人照应,同时造福天下百姓,让他们不再因求医无门而困扰。”
“这样的善举,在你口中竟成了无谓之事?”
朱棣越说,声音越低沉。
语气中带着些许歉意,是对自己的长孙的。
他想起朱瞻基写来的那封家书。
自己的大孙子虽嬉皮笑脸地说了些省略千言万语的想念,但并未真正提到对祖父的思念。
然而字里行间,却无不流露出为让他安心北伐所做的种种努力。
努力筹措资金,充实国库与私房钱,用心治理国家,每一句话都意在让他无后顾之忧。
同时告诫自己要记住君子心胸宽广、小人心怀怨恨的道理。
如今看看孔缙,谁是君子,谁是小人,不是明摆着吗?
不远千里跑到他面前,背后说大孙子的坏话!
朱棣越想越怒,对大孙子愈发愧疚,看着孔缙更是厌恶。
还有那个李时勉,在朝中常给他添堵。
现在大孙子摄政了,朝中有这种小人,大孙子得多难受啊?
偏偏这孩子首次摄政,首次给祖父写信,对此只字未提。
话语间尽是安慰,让他安心出征。
正是这些小人总想着找大孙子麻烦。
眼看在朝廷闹不成气候,又跑来找他生事。
不就是想让他处置大孙子吗?
孔缙感受到朱棣的敌意,内心发寒,但随即抓住另一个问题说道:
“皇上,无论是医学院还是皇家学院,太孙殿下未经您允许就决定动用内帑,这是越权啊!”
------------
孔缙话音刚落,大帐内一时寂静。
周围将领看向他的眼神颇为怪异。
尽管他们不清楚孔缙所言是否属实,但他们清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