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此下去,连朱瞻基都替他担忧,只怕还没等老朱有什么不适,父亲自己倒先病倒了。
“太孙殿下?”
胡善祥瞧见朱瞻基走近身旁,小脸泛起红晕。
尽管内心欢喜,但她面上仍带着几分娇羞。
“嘘,莫要出声!”
朱瞻基做出噤声的动作,轻声说道:“今日玩牌颇为得趣,晚间到我屋内来,届时定当好好犒劳于你。”
胡善祥:“……”
听到这话,她顿时脸颊通红,忐忑地左右张望,确认无人注意这边后,便低下头再也不敢言语,只是默默走在前头领路。
进入用餐之处,早已备妥酒菜的太监宫女们恭候多时。
这一桌菜肴虽不及满汉全席那般奢华,但也依照人数精心准备。
“坐吧,都坐吧!”
朱高炽端坐主位,笑呵呵地招呼大家落座。
古时讲究,吃饭时就专心吃饭,休息时就安心休息,不可边吃边谈。
皇家尤甚,即使是一家人聚在一起,一旦开始动筷,便无人再开口讲话。
用完膳,待时间差不多了,张氏又拉着胡善祥在一旁研究牌技去了。
朱瞻基与朱高炽则漫不经心地闲聊些家常琐事。
不过这些所谓的家常琐事,却与寻常百姓家的大相径庭。
大多是由朱高炽询问朱瞻基关于朝廷政务如何处置的问题。
还有些涉及官场中的复杂关系、潜规则,以及如何驾驭那些官员的方法。
这些内容并非通过阅读书籍就能学到,其中大部分是对官员本性的深刻分析。
朱瞻基听得极为专注,因为这些都是他最为缺乏的知识,而且是他人无法传授的内容。
“说到内阁的事,你也得留意三杨被提到乾清宫的情况。”
朱高炽坐在椅上,饮了一口热茶,说道:“内阁本就该为皇帝提供建议,但有些权力一旦下放,再收回就很棘手了。
你如今监国还好,可用经验不足需要协助来推脱责任,可若将来登基,就要小心这一点,切勿轻易放权。”
朱瞻基听后笑道:“我已有考虑,我认为以后可以把内阁*出来,在六部之外挑选合适的人才,人数不限,视作培养干部的地方,挑两三个主要助手帮忙处理事务,减轻负担,其余的负责出谋划策,我称他们为秘书,没有正式官职,只对我直接负责。
这些人进入内阁时也不会兼任其他官职,若有表现优异且值得信任者,我会提拔他们担任要职加以重用。”
朱高炽点头表示认可:“此法不错,秘书虽非正式官员,却是亲信,经过培养后外放,处理政务也得心应手。
不过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以免让你祖父多心。”
“明白了。”
提到朱棣,朱瞻基立即点头。
这事要是让朱棣知道了,肯定会被拿来说事,他的性格必定会利用这个机会。
不过朱瞻基原本也没打算立刻改变朝廷中的事情,而且储备人才至少要先有人才才行。
不过一想到人才问题,朱瞻基忽然心中一动。
算算时间,于谦现在也应该十五六岁了吧?正是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不能荒废了这段岁月。
要不要早些着手培养?
“在想什么呢?”
看到朱瞻基点头后陷入沉思,朱高炽无奈地问了一句。
“没什么,只是突然想起一个人才,一时走神了。”
朱瞻基摇摇头。
少保大人这事呢,暂时不用着急,毕竟年纪不小了,性格也已经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