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朱高燧无语凝噎。
拿圣旨?你一个皇帝说这种话跟没说一样。
圣旨还能少得了?
见朱高燧沉默,朱棣继续说道:“朕嘱咐过你回去好好待着,你倒好,装难民去了。
装也就罢了,竟一无所获地跑回来了。
罢了罢了,既然你喜欢假扮难民,那就继续扮下去吧。
朕会安排人送你回应天,到了那儿不准进王府,也不许以王爷的身份行走,就当个普通难民。
等朕北征回来再说。
你觉得这主意如何?”
朱高燧一听,脑子嗡的一声。
在应天当难民,这岂不是暂时革了他的爵位?
先幽禁,再降职,难道接下来就是砍头?
跪在一旁的朱高煦也愣住了,思忖片刻后硬着头皮抬头:“父皇,老三只是糊涂一时,不至于弄成这般田地。
不如让他留在军中将功补过,实在不成,让他管马也行!”
朱棣冷眼看向他,拍拍椅子说道:“要不你试试?”
朱高煦惊恐万分,赶紧摆手:“儿臣不敢!”
朱棣却不依不饶:“你是想效仿某人吗?要不也把你赶回应天当难民?”
朱高煦哑口无言。
朱棣瞥了缩回脖子的朱高煦一眼,沉吟片刻后转向樊忠说道:"对了,朕记得兵部尚书上奏了一份奏疏,提议让太孙组建一支幼军。
这个主意不错,樊忠,你去安排一下,先定五千人,让太孙朱瞻基挑选与自己年纪相近的人,在应天城外组建这支军队。
旨意拟好后送来给朕,朕盖章后再派人送往应天。
"
"遵命!"樊忠领命离开。
朱高燧和朱高煦听了这话,顿时瞪大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坐在主位上的朱棣。
五千人的部队,还驻扎在应天城外,这……
朱高煦一听朱棣的话就站了起来,阻止道:"等等,陛下!"
朱棣看着站起来的朱高煦,并没有显出惊讶,而是平静地问:"有何不可?你且说说。
"
"这个……"朱高煦被朱棣一问,反倒一时语塞。
有什么不可?他不过是不想看到侄子获得兵权后变得更棘手罢了。
但他一时之间也找不出合理的反对理由。
毕竟按照规矩,明王侯都有权力组建自己的护卫军,人数多的甚至能达到数万之众。
作为监国太孙,本就是正统的皇室成员,拥有几千人的护卫军也不算过分。
实际上,五千人的规模还显得有些少。
朱瞻基既是皇帝钦点的皇太孙,即便统领几万大军也合情合理。
朱高煦只是单纯为了反对而反对,说完之后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还好这时旁边的朱高燧迅速接过话头:"陛下,瞻基年幼,刚接手监国事务,若再赋予兵权,恐怕难以兼顾,一旦出错,后果严重啊!"
朱棣听罢朱高燧的话,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缓缓点头道:“你的想法倒是有点道理。”
朱高燧与朱高煦闻言面露喜色,正欲开口称颂圣明,却见朱棣话锋突转,“既然如此,就给这孩子找个师父吧。
眼下兵部尚书金忠正在家中养病,待他康复后,就辅佐皇太孙朱瞻基,一同组建幼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