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张懋肯定的眼神,朱瞻基想到孔家子弟即将投身战场,不禁露出几分幸灾乐祸的笑容。
然而他转头看见张懋听到自己话后的奇怪表情,便轻咳一声说道:
'咳咳,我是说孔缙这件事办得不错,这才符合孔圣人的后代啊。
在我看来,以往那些读书人对孔圣人的理解全错了。
就像那本《论语》,我明白其中有不少话,那些读书人的解读简直就是胡乱猜测。
比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还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分明都是在教我们打仗呢。
'
朱瞻基越说越起劲,随口引用了几句熟悉的《论语》内容。
看到张懋一脸迷茫的样子,他开始一本正经地为这些句子做起了另类解读:
'瞧啊,"朝闻道,夕死可矣",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早上领悟到敌人的计谋,到了晚上就得把敌人消灭,这样才能成功。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说的是敌人远道而来,必然立足未稳,我们应该立刻出兵阻击,这才是最畅快的作战方式。
'
张懋:"。。。"
听着眼前这位皇太孙胡诌八扯,张懋几乎怀疑自己以前读的书都是假的。
虽然清楚朱瞻基所说的不过是瞎编乱造,但仔细琢磨一下,又觉得似乎有些道理。
想到这里,张懋既好气又好笑。
要是孔圣人泉下有知,发现自己说过的话被这样歪曲解释,会不会直接从坟墓里爬出来?
偏偏说出这些话的是眼前这位未来的皇帝。
听完朱瞻基的话,张懋哭笑不得地拱了拱手,说道:"太孙殿下说得极是!"
'哈哈!'
朱瞻基见张懋这般反应,也忍不住笑了,说道:
'看吧,你也觉得我说得有理,所以有些事情啊,不能一味相信古人的解释。
孟子不是说过吗?完全相信书中的内容,还不如没有书。
'
“况且这些先贤并非孔圣人亲口所言,又怎能知晓孔圣人当时心中所想?也许孔圣人真如我这般想法,认为我是最理解他的人,反倒是那些先贤的注解,或许会让孔圣人生气。”
张懋内心想着,你可是太孙殿下,你说什么都对!
然而听着朱瞻基的话,他却觉其中颇有深意,如此一来,倒让他不知如何应答。
所幸朱瞻基并未在此多言,转而问起另一件事:
“我三叔现在如何?可有好消息传来?”
张懋听闻此话,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再这样闲聊下去,他怕是会对过往所学产生怀疑。
急忙答道:“*殿下因罪被皇上暂革身份,降为平民,并即将押送回应天府,待北伐结束,再由皇上亲自恢复*身份。”
朱瞻基听后眉头微皱,心中虽不悦,却未表露。
自己好不容易将三叔震慑回去,如今皇祖父却直接将人送了回来,实在令人无奈。
他深知,失去*身份的三叔绝不会就此安分。
毕竟这只是暂时的处分,于三叔而言不过是轻描淡写的小事罢了。
想到这里,朱瞻基看向张懋,问道:“这次锦衣卫能控制住我三叔吗?”
张懋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说道:“太孙殿下,此番是皇上亲自派员押送*回京,沿途都有专人监管,以确保*遵命。”
听罢,朱瞻基心中明了,看来皇祖父这次是动了真格。
若老朱亲自监督,朱高燧还敢妄动,那便是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