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念连忙摇头。
亏得她多聊几句,现在送十颗馄饨呢,不多不多,秀秀的话一点都不多。
褚休哼哼,“那就是嫌我跟别人说话冷落你了?”
于念,“?”
褚休想了想,“也是,好不容易有时间亲热了,我哪能光跟别人聊天不管你呢。”
于念更是摇头。
褚休已经自顾自得出结论,“还是留在房里单独陪你的时间太少了啊。”
于念就差疯狂摇头了!
见褚休还要说话,于念坐直了,木着脸瞪她。
褚休这才正经起来,笑着说,“不逗你了不逗你了,尝尝丁香馄饨。”
于念以为丁香馄饨就是捏成丁香模样或是丁香颜色的馄饨,结果两个大海碗端上来,她低头朝里看,才发现不是她想的那样。
摊主将面粉加入碱水和清水制成小馄饨皮,馅心是肉末加盐跟清水搅拌,上劲后撒上丁香粉继续拌匀。
锅里水开后,将馄饨挨个放进去,煮熟后慢慢捞出。
这跟寻常馄饨相同,唯一不同只有汤。
丁香馄饨的汤是鸡汤,再往上撒点熟青豆跟熟火腿片、熟香菇片点缀。
褚休尝了口,汤清味鲜,“好吃。”
摊主笑着拱手。
虽说味道好吃,奈何于念胃口小。
她没吃完的就放在旁边,褚休动作熟练自然的端过来,用她的勺子吃她剩的馄饨。
于念侧眸朝别处看,捏着手指,悄悄红了耳朵尖。
好似她俩不是成亲了小半年,而是刚处上半个月。
褚休越是好奇的看过来,于念脸越热。
两人回去的时候,还买了只风筝,约着裴景天好出去放风筝。
“既然是心病,那就得慢慢来。”张叔得知于念哑病不需要吃药后,松了口气。
褚休也是这么想的,“循序渐进吧,急不得。”
堂屋里,裴景正在写家书,准备傍晚托人送回清河县,瞧见褚休于念回来,就朝两人招手,“你们要不要顺便带封信回去?”
“行,正好把念念的事情说给家里听听。”
褚休将手里的风筝背到身后,摇晃着走过来,“你刚来就寄过家书,这才几天又寄一封。小景儿~离家半个月,想家了?”
裴景翻眼皮看他,“……那倒没有。”
裴景垂着眼将信纸折叠好塞进信封里,面无表情的说,“我祖父说,每隔十天给他寄封信。”
褚休坐下来,“说来也稀奇,你祖父今年居然没跟你一起来。听说你小叔考童试的时候,他都搬着把椅子坐在外头等。”
“他年纪大了没办法来回折腾,不然定是要跟着来的,”裴景轻叹,“他要是真跟过来,这会儿估摸着得逼我去迎宾楼了。”
裴景将信封用火漆封口,自己起身走到旁边,把原先坐着的位置让给褚休,“你坐这儿写。”
褚休挪过来,顺势将藏在背后的风筝递给裴景,笑着说,“考都考完了,趁机放松一二,你要是不想出去,咱们跟念念就在院里放风筝也行。”
裴景迟疑着将风筝拿过来。
褚休卷袖筒,“念念还没放过风筝呢,你就当帮我俩凑个热闹。”
褚休提笔写家书,写到最后开始喊,“念念。”
于念从西厢房探头出来。
褚休笑着招手,“快来快来,你也写写。”
裴景好奇的站在边上看,“于念会写字了?”
于念讪讪笑,挪动脚步走到褚休身边,接过她手里的笔,抿唇认真的在落款处写下:
念。
既是她的字,也是她想对哥嫂跟楚楚以及老师和师姐说的话。
她的字比褚休的字大上几倍,歪歪扭扭的字体算不上多好看,但于念写得很专注,眉毛嘴巴都在用力。
褚休眉眼弯弯,看看字又看看于念,“我媳妇这字写得真好看,有胳膊有腿的。”
裴景低头看,“念”字被于念写的都快长腿从纸上跑了,“是挺,……不错的。”
于念抿唇,眼睛亮亮,低头看看自己的字,又看看褚休的字,脸有些热,伸手想用指腹把自己写的那个盖住。
褚休连忙拦住她,“墨迹没干。再说了,我才是你老师,要是写的不好看,也是我这个老师没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