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来源:参考清代《伤科补要》中治跌打损伤外敷之方,结合民间流传的筋骨损伤验方及现代临床经验化裁而成。
处方:
制乳香og、制没药og、血竭og、儿茶og、自然铜(煅)og、土鳖虫og、骨碎补og、续断og、苏木og、当归og、川芎og、赤芍og、红花og、桃仁og、生大黄og、生栀子og、冰片og、细辛g、白芷og、伸筋草og、透骨草og、威灵仙og。将上述药物共研成细末,取适量药粉,用白酒与米醋按:比例调和成膏状,外敷于受伤的左踝关节、右膝关节及右肩胛部,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更换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药物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现代药理研究
制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功能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常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制乳香含有的挥油成分具有显着的抗炎、镇痛作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局部疼痛;同时可促进血液循环,加损伤组织的修复。
制没药: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与制乳香常相须为用,增强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现代研究现,没药中的树脂成分能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其抗菌作用有助于预防伤口感染。
血竭:味甘、咸,性平,归心、肝经。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适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血竭含有的血竭素等成分,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还具有抗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儿茶:味苦、涩,性凉,归肺经。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常用于跌扑伤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等。儿茶中含有的儿茶素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菌作用,能有效防止伤口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自然铜(煅):味辛,性平,归肝经。散瘀止痛,续筋接骨。主治跌打损伤、筋骨折伤、瘀肿疼痛。现代研究表明,自然铜含有的铁等微量元素,能够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骨折愈合;同时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土鳖虫:味咸,性寒;有小毒,归肝经。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常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等。土鳖虫的提取物能够促进骨折部位的血管生成,加血肿吸收,同时具有抗凝血、抗炎作用,有助于损伤修复。
骨碎补:味苦,性温,归肝、肾经。活血续伤,补肾强骨。适用于跌扑闪挫、筋骨折伤、肾虚腰痛等。现代药理研究现,骨碎补含有的柚皮苷等成分,可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从而增加骨密度,加骨折愈合;同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续断: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常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跌扑损伤等。续断中的续断皂苷等成分,能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和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效果。
苏木:味甘、咸,性平,归心、肝、脾经。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滞肿痛等。现代研究表明,苏木含有的巴西苏木素等成分,可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瘀血消散,减轻肿胀和疼痛。
o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跌扑损伤等。当归中的阿魏酸等成分,具有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抗炎镇痛的作用,能为损伤部位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修复。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常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跌扑肿痛等。川芎嗪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局部淤血,同时还具有镇静、镇痛作用。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斑、跌扑损伤等。赤芍中的芍药苷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血栓形成等作用,能有效缓解受伤部位的红肿热痛。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常用于经闭、痛经、跌扑损伤等。红花黄色素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瘀血吸收。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跌扑损伤等。桃仁提取物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同时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局部炎症。
生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在本方中取其逐瘀通经、凉血解毒之效,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止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能有效减轻局部炎症,促进瘀血消散。
生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常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扭挫伤痛等。栀子的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可有效缓解局部疼痛和炎症。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外用可消肿止痛,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冰片能刺激神经末梢,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同时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效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细辛:味辛,性温,归心、肺、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等。细辛含有的挥油成分,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能有效缓解疼痛;同时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药物的渗透力。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常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疮疡肿痛等。白芷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可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o伸筋草:味微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伸筋草中的生物碱等成分,能松弛肌肉,改善关节的活动度,减轻疼痛和僵硬感,同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透骨草: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肾经。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止痛。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挛缩、跌打损伤等。透骨草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淤血,减轻炎症反应,其挥油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祛风湿,通经络,消骨鲠。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等。威灵仙含有的齐墩果酸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菌作用,能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
君臣佐使配伍构思技巧及协同效果
君药:制乳香、制没药、血竭、儿茶。制乳香、制没药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二者相须为用,迅缓解伤痛;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儿茶活血止痛,生肌敛疮。四药共为君药,针对损伤后的疼痛、肿胀、组织修复等核心问题,挥强大的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功效,如同战场上的先锋部队,直击伤痛要害。
臣药:自然铜(煅)、土鳖虫、骨碎补、续断、苏木、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桃仁、生大黄、生栀子。自然铜(煅)、土鳖虫、骨碎补、续断续筋接骨,促进骨折和筋伤的修复;苏木、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桃仁加强活血祛瘀之力,消散局部瘀血;生大黄、生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消除损伤后的红肿热痛。这些臣药从不同角度辅助君药,如同得力的副将,协助君药全面解决损伤后的各种病理变化。
佐药:冰片、细辛、白芷、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冰片芳香走窜,能引药透皮吸收,增强药效;细辛、白芷祛风止痛,缓解因风寒湿邪侵袭而加重的疼痛;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舒筋活络,改善关节和肌肉的功能,减轻僵硬感。佐药起到辅助君臣药,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同时针对兼证挥治疗作用,如同战场上的参谋,为整个处方的疗效添砖加瓦。
使药:在本方中,白酒和米醋兼具使药之效。白酒性温,味辛、甘、苦,能通血脉,行药势,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米醋味酸、甘,性温,能散瘀解毒,调和药性,二者调和药粉,不仅能使药物更好地附着于患处,还能引导诸药直达病所,同时增强药物的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如同信使,将药力精准送达受伤部位。
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该处方中的多种药物在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等方面挥协同作用。抗炎药物控制炎症反应,减轻红肿热痛;活血药物改善微循环,为损伤修复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促进组织修复的药物加骨折愈合和筋伤恢复;透皮吸收促进剂增强药物的渗透,使药效更好地挥作用。当这剂精心调配的外敷药贴在刘保国受伤的部位,白酒与米醋的醇香混合着草药的芬芳,仿佛化作一股温柔而强大的力量,一点点驱散伤痛,修复着他疲惫而坚韧的身躯。在骄阳医馆医护人员的悉心呵护下,这位英勇的退伍老兵终于战胜伤痛,再次以挺拔的身姿,守护岁月静好。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dududu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