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过是一种管理的小窍门,对有主见的人作用不大,但如果对方盲目顺从性强,就很容易养成服从的习惯。
就像伙伴中大多会习惯性听从那个爱出主意、有主见的人。
Pua技术也在利用这种盲从心理。
朱高煦沉思片刻,笑了笑点头道:“不管有没有效果,我都记你这份情。”
说着,看见李武手中的药,嘴角一撇道:“这些药都是普通的,过段时间我叫人给你送些更好的来。”
说完,朱高煦兴冲冲地离开了。
李武望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
未来,时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
下午,朱棣带人去邻近的左卫营视察。
脸色阴沉地绕了一圈,便不愿多待,带着人直奔回北平城。
这里的训练氛围根本没法跟右卫营相比。
要不是现在已是冬季,不适合大规模行动,他都想立即改变这里的训练方式。
回到王府后,三保拿着一封信走来递给朱棣。
信中详细记录了李武从出生至今的家庭关系及个人信息。
朱棣静静读完,轻敲桌面,像是自言自语,又似询问三保:“你觉得该赏些什么给李武?”
三保沉默未答,他知道朱棣的习惯。
屋内一片寂静,无人开口。
没多久,朱棣又拿起那封信仔细端详。
当他目光扫过信笺时,忽然开口说道:“三保。”
三保快步上前,躬身问话:“殿下有什么指示?”
朱棣语气坚定地说道:“你去处理一件事,将李武升为试百户,不过暂时让他兼任一个总旗职务。
另外,你也替我去跟王妃说一声,让她准备些上好的布料之类的东西,一同送往军营。”
三保领命离开后,心中明白,此举是对李武在军营表现的认可,而让王妃准备布料则是王府对李武救下永安郡主一事的感激。
朱棣向来行事分明,公私有别。
……
军营之中。
谭渊建议李武好好休养,李武也没推辞,直接回到住处,钻进被窝里呼呼大睡。
他确实是累坏了,很快便沉入梦乡。
此时,李武击败柯靖的消息已在军营传遍,甚至关于他昨夜勇救永安郡主的事迹,也由几个爱说闲话的百户添油加醋地宣扬开来。
谭渊见状只是微微一笑。
有些人天生自带光环,名声渐起;而另一些人即使历经岁月,依旧无人问津。
这并非仅靠能力可以决定,也不是单纯靠努力就能做到的。
对于此事最感意外的,莫过于与李武熟识之人,像薛禄、张武等人,还有李武麾下的军士们。
……
此刻,不只是李武所属的军士在议论纷纷。
大部分士兵都在传播这个消息。
渐渐地,传闻越传越夸张。
“你们听说了吗?那位李总旗亲手斩杀数名蒙古兵,还救下了永安郡主。”
……
“你们听说了吗?那位李总旗一个人砍翻几十个蒙古兵,救出了永安郡主。”
“不对不对,我听说的是,杀了不少蒙古人,救下了燕王一家。”
“是这样吗?”
“千真万确,是我二叔告诉我的,他就在李总旗手下做事。”
“真佩服你二叔,能在这样的英雄麾下效力。”
……
张武此刻脸色铁青。
他已经听到了好几个士兵在背后嘀咕:“看,他好像是谭百户属下的总旗,是不是那个痛揍柯百户的李武?”
“看起来确实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