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多少年 > 第8章 出征(第3页)

第8章 出征(第3页)

她默默注视着李武许久,最后什么都没说出口。

相反,她转过身去,把挂在窗外结冰的肉取下来解冻,又带上银两出门,打算买些好菜回来。

二贤也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言语。

老三、老四、老五没有资格发表意见。

至于小六和小七,他们什么都不懂,还在为晚上的丰盛大餐高兴得不得了。

夜晚,李武躺在床上思索着自己的心事。

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这是燕王的首次战场亮相,从此之后,朱元璋对燕王愈发重视。

尤其是太子、秦王、晋王相继去世后,燕王逐渐成为众王之首,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军权。

这一切似乎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推动着燕王站在了风暴的中心。

与此同时,这段时期也为燕王日后的靖难成功积累了深厚的根基。

不用多说,等到靖难之时,北平附近多是燕王的旧部,一路前行一路投降,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谁领军,恐怕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但谁能说得清历史呢?

如果的事,又怎敢断言。

第二天清晨,李武早早起了床,本想悄悄离开,却没想到张玉清早已起床守候。

看样子她一夜未眠。

张玉清将前一天准备好的行装和一些干粮递给李武,轻声叮嘱:“我儿务必平安归来。”

李武深深吸了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随即转身大步离去。

开门,走出胡同……

然而就在此刻,李武竟遇到了张武。

嘶。

李武有些头疼:“你怎么又来了?昨天不是才见过吗?”

“我收到了调令,觉得你也一定会收到,所以提前赶来,想跟你一起去报到。

再说这次是在中护卫营地集合,既然我本来就住在城里,来这里岂不是合情合理?”

张武一口气说完,连珠炮似的,谁都看得出来,他一定练习过多次。

李武深吸一口气,说道:“你还真是厉害,但这回是选精锐吧?怎么也有你的份?”

“你觉得我不该来?”

张武顿时感到怒火直冲脑门。

李武一看张武的模样,顿时觉得轻松不少,随后不再理会他,径自往前走去。

“嘿,把话说清楚点。”

“你就这样往前走啊?你不告诉我,在你眼里我就不是精锐吗?”

“我李武这辈子怎么会比别人差!”

……

第北平城里驻扎着许多军户家庭。

战争即将爆发,整个城市迅速笼罩在一种肃杀的氛围之中,即使新春佳节的热闹也得为这种庄重的气氛让步。

朱棣这次集结了一百多支侦察队伍,每支队伍大约十人,总共派遣了一千多名侦察兵进入漠北,充分显示了他急于查明北元踪迹的决心。

渴望立功。

同时这也是为了证明自己。

李武和张武两人被编入第明朝的边防军是骄傲的。

这一点直接体现在士兵的气度上。

历史多次证明,只有强大的军队才能让国家挺直腰杆,因此李武一直认同朱元璋多次征讨漠北的策略,以及朱棣登基后五次远征漠北的做法。

战场是锤炼军队血性的最好场所。

而且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从古代的匈奴、鲜卑、柔然、契丹、蒙古等,哪个时代不是对中原虎视眈眈?

不主动出击的后果,就是看着他们发展壮大,进而侵扰中原。

可惜朱元璋和朱棣对漠北采取的“进攻与防御”

策略缺乏新意,依旧沿用自古以来分化打压的老办法。

尤其到了朱瞻基后期,连分化和打压都懒得去做,完全采取了被动防御的姿态,“天子守国门”

这句话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守门人,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瓦剌势力壮大,最终朱祁镇尝到了苦果,导致了对明朝影响深远的“土木堡之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