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大明镇国公 > 第3章 第三章(第2页)

第3章 第三章(第2页)

这时,谭渊神情严肃。

“说到这个,即便你不来找我,我也正准备去找你。”

李武收敛心神,专注倾听。

“这几天可能会有命令下达。”

谭渊郑重说道。

李武立刻领会其意:“明年又要前往北方?”

谭渊点头确认:“没错,最晚十天内会有命令,召集军队回营训练,明年春天北伐,这次很可能是燕王亲自统帅,这是殿下首次主持这样的行动,我们这些侍卫军若出了差错,想必不用多言。”

李武立即起身拱手:“谭大人请放心,属下定当尽责。”

同时,脑海中开始思考。

去年升任凉国公的蓝玉刚刚在捕鱼儿海取得大捷,彻底击溃了北元的小朝廷,如今北元四分五裂,已无太大威胁,今年便让燕王出征,可见皇帝对功臣的防范之心以及对儿子的信任显露无疑。

想想也合理,不然后世怎会有九王守边的局面,那些藩王几乎控制了大部分明朝边疆部队,只是不知此刻蓝玉是否感到背后发凉。

大概现在还未意识到,身为朱标派系的军事领袖,蓝玉或许认为凭借功劳自满即可安然应对藩王势力。

可惜朱标英年早逝。

思绪间,只听谭渊语气温和却意味深长地说:

“你手下有个叫胡长勇的还在闹腾?你有何打算?”

胡长勇在旗中仅次于李武的父亲,甚至曾不服李武的父亲,性格颇为高傲,最近李武汇报工作时,他一直称李武为“小屁孩”

,让李武颇为不满。

但如今的李武已非昔日吴下阿蒙,过去他经历不多,而现在则完全不同,他认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胡长勇不会给自己制造太多困扰。

因此,李武毫不犹豫地道:“谭大人有何吩咐?”

却不料话音刚落,谭渊眉头微蹙。

他盯着李武,沉默良久后重新开口。

谭渊与李武的父亲交情颇深,他对李武并非冷眼旁观,只是军中威信无法依靠他人施舍,即便今日可将胡长勇调走,明日还有张长勇、李长勇接踵而至。

若李武自身无能,终将无人相助。

谭渊言辞愈发凝重,其中暗含对李武的责备之意,毫不掩饰。

“倘若出征之前你仍未赢得众人之心,纵使辜负你父期望,这总旗之位我也必将交付于更有能力者。

总旗统率的军队绝不可如散沙般踏入战场。”

李武闻言一惊,随即意识到先前谭渊的询问意在试探。

他不愿不明不白地失去职位,急忙认真陈述自己的计划:“谭大人无需调动胡长勇,我欲以其为例,警示众人。”

“如何行事?”

“先剥夺其职权,再磨砺其意志。”

“胡长勇久经沙场,在你部下中亦颇具威望,你可曾思虑周详?”

谭渊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武。

李武坦然迎视,良久之后,谭渊才移开视线。”好,我就拭目以待你的表现。”

……

三日后,归营的命令已然下达,北平城顿时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之中。

张玉清等人未曾料到命令如此迅速,听闻之后各自沉默地注视着李武,不知该说些什么。

毕竟军户的命运便是上战场,多言无益。

李武本想宽慰几句,却意识到言语难以安抚,只能无奈一笑,转身步入庭院整理思绪。

尽管他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但当真正面对归营时,内心依旧泛起波澜。

作为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他虽不至于畏惧战场,却难掩内心的不安——既害怕死亡,又期待战场上的辉煌。

张玉清望着李武的背影,默默帮他收拾行装,而二贤则带着孩子们静静观察着李武的一举一动,心中各怀心思。

四妹近来因一块小手帕的缘故,与李武的关系有所缓和,此刻担忧地问了一句:“大哥会不会回不来啊?”

二贤闻言心头一震,随即严厉地瞪了四妹一眼,还未开口训斥,老三便抢先说道:“闭嘴!”

“你这说的是什么胡话,大哥怎么可能回不来。”

四妹撅着嘴:“我也很挂念大哥的。”

二贤心中感到些许宽慰,记得父亲出征时,这些小的还什么都不懂,现在都长大了,懂得忧虑了。

但接着二贤又带着些伤感看向李武。

她从未想过,这个一向沉默寡言的兄长,在父亲离世后,短短数月便将这千钧重担扛在了肩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