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下一瞬,原本带着笑意的朱棣脸色骤变,目光转向柯靖,冷声道:“昨晚发现李武可疑,为何不即刻调查?”
柯靖颤巍巍地解释:“当时情况复杂,不便彻查……”
没等他说完,朱棣便打断了他的话。
“天亮之后,你又在忙什么?为何拖延至今?”
“属下一时疏忽。”
柯靖额头已不知不觉冒汗,冬日里却更显狼狈。
朱棣冷冷瞥了他一眼,轻蔑地哼了一声。
“好个疏忽。”
柯靖支撑不住,扑通跪地:“属下知错,请殿下责罚。”
周围的人皆沉默,作为燕王的亲卫,谁不明白燕王对这事极为不满,又有谁敢上前多言呢?
正当众人以为柯靖将受到严厉惩处时。
谁知朱棣并未立刻处罚柯靖,而是将目光移向李武。
“李武,你说,该如何处置。”
……
所有人惊讶地望着李武。
李武己也懵了,他没想到朱棣会把这难题抛给自己。
片刻之间,李武脑海中迅速闪过无数念头。
朱棣是不是真的想不出惩罚方式?
显然不是。
若如此,他又怎会成为后来的皇帝?
那为何还要问自己?
难道是想借由自己表达某种不便明说的惩罚?
不对。
朱棣在军中无所顾忌,怎么会有所顾忌?
那么,究竟为何?
李武忽然间感到一阵莫名的紧张,仿佛回到了前世为争取订单而讨好客户的日子,唯恐自己说错一个字,甚至是一个不合对方心意的字眼。
瞬间,他心中闪过一道灵光。
或许这是在考验?
想到这里,李武立刻认定无疑。
不出所料,这必定是一次考验。
每一个掌权者都热衷于考验或了解下属的性格与品行,尤其是像朱棣这样有实力的领导者。
那么,该如何作答呢?
从表面上看,这种考验是个机遇,因为它意味着进入了领导的视野,但也有风险,一旦回答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
最稳妥的方式是以法律为准绳进行惩罚。
这种回答既符合中庸之道,又不会偏颇,绝不会有副作用,但同时也会显得缺乏个人能力。
那又该如何应对呢?
回避问题,再将问题抛回给对方?
不行,朱棣既然问起,或许存有施恩、为他伸张正义的想法,如果选择回避,不仅朱棣会觉得他胆怯,旁人也可能认为他畏惧柯靖。
那就赌一赌吧。
历史上记载朱棣崇尚军事武力,并常以此自豪,何不在这个时机再次展示一番?若朱棣认可了他的能力,在未来的靖难之役中,他定能肩负重任。
想到此处。
李武挑挑眉看向柯靖:“柯大人因疏忽职守,按规矩自然应受军纪处分,然而柯大人因疏忽导致属下挨冻一夜,若仅按军规处置,属下总觉得不解恨,心中愤懑难消。”
说到这里,李武停顿了一下。
众人都屏息凝神,等待李武接下来的回应,听完这话,大家都吃了一惊,显然李武打算加重惩罚。
谭渊皱眉,连连向李武使眼色,李武的父亲曾救过他的性命,李武也是他颇为赏识的年轻人,他实在不愿看到李武犯这样的错误。
一旦李武真的这么做,只会让人觉得他心胸狭窄,影响日后的发展。
朱棣注视着李武平静如水的眼神,微微一笑说道:“那你认为,该如何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