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派则尖锐指出:“允许企业豢养私人武装,这是要复刻殖民时代的东印度公司吗?”
这场论战迅速席卷欧美各大报刊专栏。有趣的是,那些针锋相对的评论文章背后,往往都有凤凰资本操控的笔杆子。
舆论场向来有个吊诡定律:当某个议题被正反双方反复撕扯后,最初的核心诉求反而无人问津。就像此刻满城风雨的护航船队争议,谁还记得核查租船合同的真伪?
在这场舆论混战中,华盛顿敏锐捕捉到绝佳切入点。五角大楼发言人公开表态:“美国海军愿在符合国际法框架下,为亚洲石油提供必要协助。”
不过协议中同时附加了多项约束性条款:第一,此次军事援助被定性为临时性资产保护措施,设有时效限制;第二,亚油集团需向海军基地支付对应开支。
美方还以书面形式,明确界定了未来适用此类特殊条款的适用范围。
本质上,华盛顿不鼓励企业自建武装力量的商业模式,但基于保护海外资产原则,同意在特定条件下提供有限度军事支持。
因此本次合作被定义为特殊个案,并附加了排他性条款,仅允许采购美制装备及使用美军港口设施。
说白了,不买洛克希德的导弹就别想用珍珠港的船坞。
表面上这份声明是多方博弈的产物,实则是何氏集团与五角大楼早先敲定的战略合作框架。
这场舆论造势的核心诉求,在于构建程序合法性,要让挂着星条旗的护航舰队,名正言顺地护航石油开采。
为此他们豪掷两千万美金打通关节,这笔钱花得值吗?绝对值!
只要协议正式生效,何氏船队就能打着护航旗号自由穿梭于争议海域,第七舰队更会全程保驾护航。
即便遭遇激烈对抗,船队随时可以退入苏比克湾补给休整,待休整完毕再杀个回马枪!
至于西贡政权的抗议?五角大楼压根没当回事!
莫斯科方面?反正冷战都打了二十年,还差这点摩擦?
尤其在五角大楼强硬派政客看来,亚油集团等于自掏腰包替美军打击越共势力。
既能充实军费又能削弱对手,这种双赢买卖岂有不做之理?
不过开采出来的石油,大头究竟去了哪里呢?
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
美国海军发布公告次日,何风云在蒙德引荐下造访太平洋舰队亚太基地指挥官罗德中将办公室。
这正是他重金招募美军退役军官的深意,蒙德曾在罗德麾下担任伯克级驱逐舰舰长,两人有着深厚的袍泽之谊。
随着罗德在国会山老战友的游说,配合海军高层授意,以及何风云递上那盒夹着两千万支票的古巴雪茄……
这位三星将军当即展现出职业军人的果决,誓言要为维护国际能源安全秩序贡献力量。
拿到美军通行证后,何风云立即向待命舰队下达作战指令。
在南海翻涌的浪涛间,越南人的肆意妄为必须彻底终结!
事实上,这片海域大部分石油企业目前都隶属苏国。因此当越南海军司令部接到“友商“钻井平台遭不明舰队围困的急电,***黎一立马下令:“调集所有海军,摧毁亚洲石油企业钻井!“
南越海军迅速集结,全力搜寻。然而,此刻黑鹰直升机正盘旋在钻井平台。何风云的联合舰队同时收到越南动向。
两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五艘别佳级护卫舰与十余艘无敌艇组成战斗群,这支混编舰队放在八十年代的西太平洋,别说是东南亚,都足以令任何海军司令部彻夜难眠。
并且,何风云还调来了名义上隶属新加波政府的战列舰,仅次于航母的超级武器!
十海里外,蒙德举着望远镜,脸上浮起令人不安的笑容。作为驱逐舰前任指挥官,他对这艘舰了如指掌。而南越人手里那些阉割版,连导弹发射架都被拆得干干净净!
“来吧小宝贝们,你们的爸爸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