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笙离开后,萧凌风将剩余几个食补的方子写下来,连同烹饪豆腐的各种方法一并交给王福。
王福拿着这些纸,如获至宝,一脸笑容地说道:“萧老弟,你不仅有一手好厨艺,还懂得药膳,待在乡下做一个渔民太屈才了,何不来昌顺楼帮我,小姐对你可是赞赏有加,你来这里,以后必然大有作为。”
萧凌风笑道:“我这人懒散惯了,不习惯拘束,老哥的好意,我心领了。”
王福闻言叹了口气,知道萧凌风无意留在昌顺楼,只能作罢。
“萧老弟,那咱们接下来就聊聊那豆腐的价格,这个食材市面上没有,我也不好给你估价,所以你直接出价好了。”
如今应县的黄豆价格是六十文钱一斗,一斗约等于前世的十斤,换算下来差不多合六文钱一斤。
一斤黄豆可以做三四斤老豆腐,水豆腐能做五斤左右。
再加上盐卤,人工等,按照最少三斤来算,摊算下来一斤豆腐的成本也就几文钱。
这个世界上没有豆腐,他这里可就是蝎子拉屎都一份,所以要个五十文钱一斤不过分吧?
他昨天两种豆腐加在一起做了十三斤,家里留了三斤自己吃,十斤豆腐五百文钱。
余笙的态度王福已经知道了,对于这个价格自然没有异议。
再说豆腐这个食材确实新奇,并且口味极佳,配上萧凌风的秘方,必然会再次拔高昌顺楼的名气。
萧凌风这次拉了有一百斤鱼,王福也没有挑捡,全部按照最高十五文钱一斤收购
萧凌风想和昌顺楼处好关系,昌顺楼也想和萧凌风打好关系。
从萧凌风今日提供的食疗方子来看,王福知道他的手中肯定还有不少秘方。
这也是余笙看重的一点,并让王福邀请萧凌风上雅间一叙的原因。
对于一家酒楼来说,能时不时推出高质量的新品菜肴,就能让酒楼一直保持活力,吸引更多的客人前来消费。
至于这么多鱼昌顺楼能否消化掉,这个王福不在意,这点钱,还不够客人来这里点一桌席面。
更何况有萧凌风的秘方加持,又是冬天,这些鱼怎么也不会浪费掉。
一百斤鱼总共一千五百文,加上豆腐五百文,刚好两千文,也就是二两银子。
八个烹饪豆腐的秘方,售价还和之前一样,一两银子一个。
食补的方子是萧凌风送给余笙的,这是人情,萧凌风自然不会蠢到去要钱。
以后在应县地界发展,萧凌风需要组建自己的关系网,做生意,多个朋友多条路。
更何况以余笙的身份,萧凌风以后难免会有用到对方的时候,留着这份人情在,以后遇事请人帮忙才好张口。
萧凌风是这样想的,只是在算好这些钱的时候,王福又让人端上来一个托盘,托盘用红绸布盖着。
“萧老弟,上次那道糖醋鲤鱼为我们昌顺楼挽回了不少老客户,还有这些秘方要是推出去一定能让昌顺楼一扫颓势,更进一步。
非但如此,你这次又帮小姐写了药膳治疗晕症,小姐临走前交代让我给你备一份薄礼作为感谢。”
萧凌风推让道:“余小姐太客气了,那些秘方,老哥已经给了报酬,至于这食疗的方子也是我的一点心意,不然我这些货想要卖出去,还要花费一点功夫。”
“萧老弟拿着,你不拿小姐该说我办事不利了,要是老弟以后还有秘方,可要记得我们昌顺楼啊!”
最后这句话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