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没什么大事。”虽然黄伟岁数王青大,但面对他,还是不敢摆谱,“只是今日听闻各地粮食都有大丰收,我们却丝毫没有收到消息,特意来问问。”
“噢,这个事啊。”
王青笑着,“是我疏忽了,因为今年与往年不同,边境偶有战乱,朝廷这边不时的需要征收军粮运往前线。”
“所以虽然大丰收,但是各地米价没有特别大的波动。”
“不过现在仗快要打完了,米粮还余很多,这才也许影响了米价。”
黄伟额上出汗,“这么说现在市场价都可能要降了?”
“供大于求啊黄兄。”王青道,“你我都是商人,应该不需要过多解释吧。”
黄伟当然懂这个道理,只是想到自己赚不到那么多钱,心就疼。
“对了,说起军粮。”王青转了个话题,“现在不需要征军粮了,但是有人透露,现在宫里边打算以后只收一家的米,长期合作。”
黄伟眼冒精光,这是来机会了?哪位商人不想做皇商呢!
“不过,”王青顿了顿,“你出的价格肯定是要尽量低,毕竟人家给生意给你,也是要捞一点的。”
“另外,钱款是半年结一次,不是现结。不过,搭上了这个关系,以后你在盛京的生意就不愁了。”
“给你一天时间考虑,我是第一个告诉你的,若你不愿意,我明天找梁家问问。”
梁家是黄家的对头,原本就是盛京本地的米商。
“我不用考虑了,我愿意!”黄伟没想到来这一趟,还有这样的收获。
想想看,皇亲贵胄都吃他家的米,那这盛京里那些趋炎附势的权贵,不也会跟风而来吗!
一旦成了御贡的米商,他卖给别人的米价再加五成都行!
离开之前,黄伟都没把近日和沈家的恩怨说给王青听,更是没说昨日有个自称阳明公子的人和他立下的契书。
一来是他们这个江南商会,虽会中的人都是老乡,但谁也不清楚对方背靠着哪颗大树。
若是同一阵营还好,若是政敌,被发现了就是给对方送上了把柄。
二来那个阳明公子八成是假的!说与王青听,他也无法辨明真假,总之十日后按契书上的来,谁也挑不出错。
离开绸缎庄,天边已见晚霞铺满,橘红的光映着云彩。
不过黄伟没心思欣赏美景,满脑子都是是白花花的银子。
“回铺子!”黄伟踏上马车,又吩咐马夫转返刚刚去过的自家铺子。
黄强正在招呼伙计收拾打扫铺面,自己则点着今日的账,正准备结束今日的营业。
忽然又看到大哥的马车往这边驶来。
“大哥?”黄强看着马车停下,大哥掀开车了帘,感到不明所以,“你咋又来了?”
“什么叫又?我的店我想什么时候来不行?”
黄伟觉得自己劳苦功高,好不容易搭上了宫里的关系,忙活了一天肚子还饿着,听到黄强这话便火冒三丈。
“我不是这个意思……”
“行了!除了看看店你还能有什么出息!”黄伟不耐,“你一并上车,呆会我请你去酒楼吃饭,有大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