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最初只是山间一缕清风,因樵夫跪拜古树时的一句祈愿而生出灵智,又因着山间淳朴的信仰化作山神。
山风停驻在树梢,第一次有了重量。
直到某个满月夜,祂第一次睁开眼睛。
生在宁稷山,祂便叫宁稷。
此后,祂渐渐有了泥塑的形,虽只是粗糙的泥胎,其内用竹骨固定,但祂很喜欢这具身子。
那些年,村妇会捧着新蒸的糕饼摆在供台上,猎户将最好的狐皮披在神像肩头。
孩童们躲在庙柱后嬉闹,把刚摘的山枣塞进泥塑的掌心。
「山神大人请保佑今年风调雨顺。」
「求您让我家婆娘顺利生产。」
「明日进山采药,求您指条平安路。」
每一声虔诚的祈愿都化作金线,缠绕在泥胎深处。
他渐渐能催山花早开,能驱狼群远离村落,甚至在大旱时聚云成雨。
香火最为鼎盛时,供台上的香灰积了半寸厚。
最初的时候,宁稷连一片落叶都不忍心踩碎。
樵夫跪在古树前求一场雨,他便连夜聚拢山间雾气,化作绵绵细雨滋润干裂的田地。
清晨樵夫来还愿,将新摘的野果堆满简陋的石台。
「山神显灵。」
那时祂的力量还很微弱,施雨后泥塑的手指便裂开细纹。
祂见不得眼泪。
那些年,宁稷的慈爱没有底线。
农人求禾苗茁壮,祂便分出一缕神魂滋养土壤;商人求行路平安,祂就不眠不休地驱赶豺狼。
孩童玩闹间坠崖,上百人跪在雪地里哭求,宁稷刚凝聚的神魂几乎散尽,才托住那孩子落在最厚的雪堆上。
那段时日,整座山的生灵都爱祂。
「初凝春风意,化形桃木间。
野果承清露,祈声绕金檐。
曾医垂死鹿,也护山林间。
泥胎承众愿,含笑望人间。」
但人终究会变的。
起初,祂只是感到困惑。
一对夫妻跪在神台前,额头磕出血痕,求祂赐个孩子。
可当妇人真的诞下女婴时,他们竟将襁褓丢进了山涧,血水顺着雨水流到庙阶下。
宁稷开始有些不解。
猎户求他保佑老母病愈,转头却把药钱用作娶亲,当老人咽气时,这人竟举着柴刀劈向神像,骂祂不灵验,害死了他的亲娘。
后来,祂开始厌倦。
盐商在子夜偷偷溜进来,将一块银锭子塞到泥塑到神像身后,口中呢喃着“求您让对头全家暴毙”。
用肮脏的愿望,换虚伪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