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烈的咳嗽声从朴素宫殿内传出来。
崇祯睁开眼,身边响起皇后的哀哭。
“皇爷。。。。。。可算醒了。”
朱由检眼底的周皇后穿的衣服比他的还要差的多,崇祯晃动着脑袋,只觉得仍天旋地转。
他恍惚间伸手,这才发觉,原来周皇后穿的,还是许多年前魏昶君自山东进贡来的布料。
呵,他忽然觉得可笑。
昔日赠送他们衣服的人,如今正带着数十万兵马,就等在京师之外。
伸手推开周皇后端过来的汤药,崇祯猛然起身,面色惨白,踉踉跄跄下了床。
白发的崇祯看起来哪里还有少年君王的意气风发,如今看起来竟似老了十几岁。
这一刻崇祯站在乾清宫的台阶上,望着远处渐暗的天色。
风卷着枯叶扫过宫墙,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无数冤魂的低语。
他忽然想起这些年自己的失败。
胡乱任用大臣,疑心病重,在位九年,换了多少位首辅?
杀了多少大将?
剿寇不利,养寇自重,辽东战事一败再败,朝廷党争不休,天下糜烂至此,他竟找不出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或许孙传庭和卢象升可以信任,但孙传庭,是被硬生生逼死的。
至于卢象升。
崇祯心底莫名生出几分愧疚。
那个被强行夺情起复的书生,在见到红袍军之后,竟宁死也不肯效忠大明了。
那点愧疚很快弥散,化作怒火。
因为崇祯是天子,天子是不需要愧疚的。
于是崇祯手指猛然扣入窗棂。
那些东林党文人整日高谈阔论,说什么众正盈朝,何其可笑!
他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却从未真正为天下百姓做过什么。
若说唯一做过什么。。。。。。崇祯沉默了许久,突兀想到昔日魏昶君抵达京师的时候所说的话。
桃花盐,状元肉。
这才是那些大臣的本质,不是吗?
至于那些百姓。。。。。。那些他从未真正看过的百姓,过的又是什么样的日子?
于是崇祯来到书房,看着昔日的卷宗和史书,冷冰冰的史书看起来格外刺眼,荒芜幽静中翻动的纸张让他有些呼吸不上来。
翻一页,是陕西大旱,人相食。
再翻一页,是河南蝗灾,饿殍遍野。
再翻一页,湖广流寇肆虐,村落尽成废墟。。。。。。他曾以为自己是励精图治的明君,可如今才明白,他所谓的殚精竭虑,朝乾夕惕,不过是困在京师皇城里感动自己罢了。
他从未真正为那群他不肯正眼看的人考虑过哪怕一次。
崇祯苦笑,绝望如潮水般涌来。
他缓缓抽出腰间的佩剑,剑锋映着残阳,泛着冰冷的寒光。
自己最后勤王的大军也已经投靠了红袍军,那现在自己还有什么呢?
城内的官吏已经许久不曾上朝了,现在想必正在拼命寻找一条生路吧?
那些大喊着死国的读书人呢?
自己现在,一无所有。
他是不了解兵事,但他知道,十余万兵马在巨鹿没守住三万红袍军,如今八千兵马,凭什么能守住京师外的数十万红袍军?
自己最后的时刻到了。
一如落日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