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和座山雕的会面,就在座山雕韩总的办公室。
不管座山雕风评如何,他依然是推动国内商业电影的第一人。
而且作为中影掌舵人,位高权重。
未来《流浪地球》这样的重工业科幻电影,没有座山雕人力物力的支持,单凭导演,可能电影投资都拉不够。更别说要求70%以上特效镜头是国内公司制作,这些需要强力支持才能做成。
“果然老话没说错,初生牛犊不怕虎,你的言论让一些老同志很不开心,打电话给我让我不要让你的电影在国内上映,以免带坏风气。”
“对于这种意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座山雕倒是和颜悦色。
袁华浅笑,“韩总怎么说,能给新人一个机会吗?”
“你还是新人啊?一部电影能在国外卖几千万票房的能有几个,最关键还不是那些专拍社会社会阴暗面、无病呻吟的电影。”
座山雕冷笑,“那些人拍了电影,拿了奖,赚了钱,也不见得做做实事,脱裤子放屁谁不会。”
“韩总,我是没文化啊,要有条件,我高低也去争取个奖。”
“滑头!”
韩总笑骂了一句,袁华这小子真不像他之前接触的香江电影人。
老一辈别说其他,首先就先给自己吹牛逼。
怎么怎么厉害,要这样拍那样拍,结果成品出来还是那老一套。
和十几年前的电影一个样,就是包装更加精美,内里却是空心稻草。
但国内导演不开窍啊,根本不懂得商业电影怎么拍。
只知道大场面、堆积明星,最基础的故事都讲不明白。
他还不能不支持这些电影,实在没人。
也就这几年出了个新人宁昊。
稍微有点看头。
闲聊过后,韩总进入正题。
“你说看好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我想听听你是从哪方面得出这样的理论。”
考试来了,袁华清了清嗓子。
“首先,电影市场规模归根结底在于看电影的人数多少。”
“要让民众去看电影,首先得有场地吧。”
“我让人收集的数据,去年国家就新增了一千多家电影院。今年的新增数量应该更多,为了《阿凡达》的上映。”
“我猜明年全国影院数量会超过六千家,而且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会扩展到三四线城市和县城。”
“到时候超过美利坚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这么大份蛋糕,我肯定想咬一口啊。”
上辈子他是资本下的牛马,吃够牛马的苦,这辈子怎么也要成为资本。
韩总轻笑,“做过功课,但不全面。”
但具体哪里不全面,韩总没和袁华细说。
这些国家层面上的决策,袁华还没有资格知道。
“除了这两部电影,未来还有什么打算。”
韩总看似简单的问题,袁华却来了精神。
“我的目标是拍摄国内第一部重工业科幻电影,我已经让公司联系了科幻小说作者大刘,准备买下《流浪地球》影视版权。”
“我自己也写了一部小说《火星救援》,看时机成熟再选择拍哪部。”
韩总来了兴趣,“你写的小说?和大刘的小说有什么区别。”
袁华简单介绍了《火星救援》的内容。
“《流浪地球》主题更加沉重,《火星救援》更具有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