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传膳时,顺德公公曾来过,说陛下正议政,不便前来。”
嬷嬷虽然不知道柳太后问这话是何意,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开口答道。
“呵……”
柳太后轻声冷笑,眼中泛起几分幽暗:“他自然是议政去了……议的,是如何将我这些年一手提拔之人一并拔除,是不是?”
听到柳太后这话,嬷嬷的神色中流露出几分惶恐,急忙闻言低声安抚道:“太后何出此言?陛下孝心一向……”
“孝心?”
还没等嬷嬷一句话说完,柳太后便猛地打断了她的话,语气中尽是冷厉:“他若真还有半分孝心,会如此下令给朝堂大换血?”
“连乾策都逼得走投无路,如丧家之犬?”
说到最后,柳太后更是一口气上不来,险些整个人气晕过去。
一想到李乾策甚至还是自己一手推动送去军中历练,结果现如今却闹成了这副模样,她便懊恼的就差呕出一口鲜血来。
所幸在宫外还有柳元霸护着李乾策,事到如今……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
…………
朝堂之上,随着早朝开始,文武百官照例依次入内。
殿内站位前方的是几位老成的阁臣与重臣,往后依序分为文官六部、武将三司,以及各监司衙门大臣。
所有人都衣冠楚楚,面色平静,但若细看便会发现,这平静之下却各藏心思。
自打前几日李乾策于骁骑营兵变未果从此下落不明后,朝中风声便紧张了不少。
原本不少人都意味李天义必然会接着此次机会来一波大清洗,甚至一度有人上疏请求彻查骁骑营,肃清余党。
但不知为什么,李天义却迟迟未有动作,只轻飘飘下了一道“令骁骑营追缉”的旨意,便再无下文。
事到如今,距李乾策叛逃已过五日,京中气氛逐渐缓和,那些曾在骁骑营内有牵连的朝臣也松了口气。
或许陛下真是念柳太后旧情,不打算深查了。
“陛下仁心,天恩浩荡。”
“太后终究面子大,这事儿就这么揭过去了。”
“李乾策虽是皇子,却妄图操控兵权,这等人若还能再容,岂不天下笑话?”
“嘘——既然陛下没有要追究的意思,那此事便不要再提起了,以免你我引火上身……”
私下议论归议论,明面上却是百官言语恭顺、俯首听政。
此时早朝已过大半,尚书省、吏部、兵部诸司轮番奏事,皆是些常规政务。
李天义坐于龙椅之上一一听过,偶尔低声与一旁坐在珠帘后的柳太后言语几句,面上尽是波澜不惊。
直到最后一名户部侍郎奏完,殿中陷入短暂沉默。
群臣皆以为今日朝议已毕,已有几人悄然收束衣袍,准备退朝。
然而就在此时,李天义忽而抬眼,语气不疾不徐,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森冷。
“既然诸位都无事可奏,那便由朕来说几句正事吧。”
随着李天义话音的落下,殿中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