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纳妾记 > 第79章 祠庙(第2页)

第79章 祠庙(第2页)

前朝的行政体系比现在的要繁琐许多,一道折子能有七八个不同的人来批注,一件史料能有四五个不同角度进行点评,为了不错过一分一毫,傅雅仪决定要全部细致看过,这么一个下午下来,念晰又感受到了当初刚刚被傅雅仪捡到傅宅时被逼着上课念书的恐惧,再多看两眼都觉得自己要晕过去。

余姝也很累,她比念晰稍微好一点,可是也看得两眼发昏,平心而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余姝都不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她很少有那个耐心,能够把账本看那么多都是她狠狠逼自己后的奇迹,在落北原岗查邪神时看过史料她都先挑故事集锦看便可见一斑,这么一下午下来,她不由得把目光移向林人音,满是恳求,“明天求求人音姐姐代替我去吧。”

就连傅雅仪面色也不算太好,她指尖摩挲着白玉烟杆,缓缓呼出一口气,决定道:“明日人音和语璇陪鸾鸾去,我们再做点别的。”

林人音和魏语璇倒是没什么意见,可鸾鸾意见却大了,她抱怨道:“不如我也和你们去做别的吧?反正我不识字,跟着去也没用。”

傅雅仪否决道:“不行,你是派遣来的主要‘官员’,你必须去。”

鸾鸾往榻上一趟,叹了口气,“我怎么觉得自己被坑了呢。”

她倒是也没那么不靠谱,她这个上司不去派下面的人去,指不定便惹了会稽官府的不满着重关注她们,要是被发现了什么不对,那她还没有探寻到余姝几人的秘密这事儿就进行不下去了,太亏。

人员分配好之后念晰这才试探性道:“夫人,那明日我们去做什么呢?”

傅雅仪淡声道:“去寻齐征的相关信息。”

齐征是带走弗宓女眷的关键人物,在天府中海量收集信息是一种方式,而去寻找齐征西征归来后的生活轨迹也能是另一种方式。

齐征本籍在会稽,他彼时是齐家嫡子,在大破饽齐后应该迎来的是封爵拜将,齐氏一族为此还特意给他在祖籍之地修建了祠庙。可事实是他没有,在归来后他只被草草封了个男爵,以及大量钱财类赏赐,到了禄景四十三年都还只是中郎将,并且还被夺去了全部兵权,这就相当于他这个中郎将只是个虚职,除了名头好听些也没有别的东西了,那座祠庙仿佛成了一场笑话。

按理来说,皇家不重用他,他的下一步动作该是回家继承齐家,以给自己增强助力,可他没有回过会稽,对他最后的记载只到禄景四十七年,再往后便没有他的任何记录了,自三十九年归来后,他便一直留在建康,没有回过哪怕一次会稽,起码在记载中是如此。

前朝的路引政策虽不如现在完备,可也着重记载了五品以上官员出入各个城池的记录并且会在每年按职级分类装订成册,傅雅仪今日特意提前瞧过了从三十九年到四十六年这七年间齐征的踪迹,得出的结论是这七年来他未曾来过会稽。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整整七年不回故土,若他身负重职倒是可以理解,可他没有,他闲散得很,建康到会稽快马往返不过四日,七年里起码有超过二十次的长假可以让他回家,他一次都没有回过会稽。

这看上去似乎与她们要探寻的事没有什么关联,可傅雅仪还是觉得有哪里不对。

齐征的祖籍之地在会稽下的嘉应县中,当年富贵一时的齐氏显贵早已湮灭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甚至都没人能说个明白为何而消失,现在留下的只有一个齐家村,里面住的是少量齐氏一族的后人,到了现在还时不时吹嘘一番过去属于他们这个姓氏的辉煌。

傅雅仪带着余姝念晰到嘉应县时已经是第二日接近午时了。

嘉应县里头有一条环绕的小河流淌而过,听说是古时神龙下凡留下的根须造化而成。

嘉应县里头有大量的田地,土壤肥沃,一年能熟两次,供整个村子里的人生存。

嘉应县里头还有一颗颇富年头的老槐树,据说是哪位皇帝赏赐的……

当然,这些全是听村里的老大娘说的,大概是因为靠近会稽,会稽下辖的县都比较富裕,村口的大爷大娘每日闲着没事做就是在老槐树下唠唠家长里短,平日里再闲着没事些便是去会稽闲逛一两日,每回见着了外人过来都热情至极,张口便是吹嘘一番自己村子多么的历史悠久,这山山水水都是蕴含着大讲究的。

几人听得津津有味,不动声色和这老大娘拉近关系,没一会儿的功夫老大娘便热情邀请她们前去家中用午膳。在饭桌上众人相谈甚欢,余姝几人只说自己是前来探访前辈的游人,对嘉应县内一位先辈仰慕已久,特来拜见。

此话一出,老大娘顿时挺直了腰背,直摆手道:“害,我们祖上可出过不少大人物,也不知晓你们要寻的是哪一位?”

念晰将最后一口饭吃干净后笑了,“嬢嬢您也不问我们是那儿的人呢?我保管我一说我是哪儿的人您就知道我们要找的是谁。”

“哦?”此话倒是勾起了老大娘的好奇心,她忍不住按念晰的引导往下问道:“你且说说你自何处而来?”

“我啊,自落北原岗而来,”念晰眉眼弯弯,“咱们那儿一直流传西征大将军的传说,据说就是他破除万难将饽齐人赶走,救下了无数百姓呢,几百年来我们都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

可念晰此话一出口,老大娘显然面色微变。

余姝与傅雅仪不动声色对视一眼,余姝在桌子下比了个二,搭上了念晰的腿示意。

念晰明白了她们的意思,假装瞧不见老大娘骤变的神情,接着说道:“我听我阿父阿母说过这西征大将军回他的故都后必定如我们那儿一般能建起有供奉的庙祠,不知他在这里的庙祠在哪里呢?”

大娘面色微变,似乎在隐忍着什么,最后还是没有失了礼仪,面对三个对她颇为信赖的小闺女,勉强笑了笑,“那确实是有的,西征将军可是我们祖上的大人物,那齐征从西面回来后风光无限啊。”

余姝眨了眨眼,好奇道:“那大娘可以带我们去看看吗?”

“我娘亲说不同地方的齐将军必定有不同的英姿。”

大娘有些讪讪,似乎在犹豫着什么,最后还是咬牙点点头,“好,趁着太阳还挺大,等会儿我就带你们去瞧瞧。”

三人见达成了目的也不多言,更是假装没听出大娘话语中的问题,只笑着点点头,应了声好。

饭后大娘便带着三人往嘉应县后山走去,沿途遇到了不少村民闲着无事出门,见着了大娘都打了个招呼问她去干嘛。

大娘言辞中有些含糊,只说带村外来的姑娘去后头瞧瞧风景。

嘉应县后山要穿过一片树林,树林后才是给齐征建起的庙祠,走到树林前,大娘看了眼天色,又踌躇起来,想抬步走进去,却又默默收回了脚,最终还是摸了摸鼻子,坦诚道:“小闺女们,这个西征将军祠不能去,里面很古怪。”

余姝闻言眸光轻闪,故作不解道:“是有什么古怪呢?大将军祠不是应该正义凛然吗?怎么会有古怪?”

大娘嚅嗫了一会,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不能为了面子害人,坦言道:“当初建这座庙道时候自然是人人都很开怀,那可是平定西北的大将军啊,这祠还是会稽齐氏花了大价钱建起来的,给我们祖辈村里每个人都封了大红封,一时风头无几。”

“可是等那大将军回来之后就出事了,这祠一开始是被雷劈了,屋顶劈得焦黑,然后是神像的后腿断裂,可这种时候我们的先辈们也还顾及着大将军的浩然正气,依旧每日都来瞧瞧擦拭,但离谱就离谱在此,但凡前来恭敬虔诚拜过的,回家之后都没有发生什么好事,大多都是些邪门的糟心事,不是夫妻吵架闹和离便是谁家小孩溺水险些死了之类有惊无险的事,时间长了大家便不敢再去祭拜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