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啊,我家狗狗没教好,每次都欺负别的狗狗。但是你放心,它接受过专业训练,肯定不会咬人或者咬狗的!”
“没关系,那个飞盘不是我的。”池曜希摸摸耶耶的耳朵,把它从怀里扯出来,让耶耶直面德牧的道歉。
德牧似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凑过来,对着耶耶脖子的位置舔了一口。
耶耶:[不敢动。jpg]
弱小、可怜、却能吃。
两脚兽怎么回事,竟然把自己往狼的嘴里送!
德牧主人笑笑地说,“它好像很喜欢你的萨摩。”
“哦。”池曜希代替耶耶转达,“萨摩不喜欢德牧。”
尤其是成为警犬的德牧。
别问,问就是嫉妒。
哼!
德牧和主人一起,遗憾地离开。
小博美见那只像狼一样的狗狗跑开,又过了找耶耶,愉快的玩到一起,还分到了池曜希做的狗狗薯片。
博美主人见自家挑食的狗狗,吃薯片吃得那么香,特意过来讨要薯片的做法。
池曜希简单口述给他,见狗狗区域的人越来越多,便牵着耶耶准备离开。
“哎,我们加个微信好友吧?”博美主人见他要走,主动提出加微信的要求。
“抱歉,加好友不太方便。”池曜希想了想,委婉地拒绝,“接下来两天,我还会带耶耶过来玩,再见。”
她闺蜜凑过来,叽叽喳喳吐槽,“什么人嘛?美女主动要微信他都不给。如果我是你,明天就不带狗过来了。”
“算了。”博美主人笑笑,“其实,我本来也目的不纯。感觉他有点像我爱豆,所以才主动要微信的。”
“池曜希?怎么可能!他们顶多身高有点像,穿衣风格完全不同,连说话声音也不一样。”
“也是哦。”博美主人遗憾地说,“希希怎么可能住在我附近,还和我在一个公园遛狗呢?”
与此同时,池曜希回到家,摘下帽子和口罩,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咙,发出两道高低不同的声音。
看来,自己为了拍戏而学习的配音,颇有成效,居然一路都没有被认出来。
[希希开心。jpg]
休假第二天的中午,池曜希遛过耶耶,准备接待一批特殊的小客人。
“池哥哥!”
“曜希哥哥!”
“哥哥,终于见到你了,我好想你!”
池曜希赶到约定见面的地点,十来个小孩涌过来,将他团团围住。
还有几个直接上手,抱住池曜希的腰和腿,看得旁边的林祺心惊胆战。
孩子们大多操着一口乡音,一听就不是本地人。
有些小孩正在学普通话,语速很慢,听起来特别滑稽。
经常关注池曜希的人,就知道围在他们身边的孩子们,都是纪录片《那些花儿》中出现过的孩子。
池曜希深知,给他们提供一时的生活物资改变不了什么。
即使他为乡村修建学校,那些特别贫困的孩子,依然会迫于环境早早退学。哪怕顺利上到毕业,巨大的教育资源差距,让他们很难在大型考试中获得优势。
因此,池曜希在纪录片中,努力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希望他们的长处被注意到。
《那些花儿》作为池曜希亲自拍摄、执导的纪录片,得到广泛关注。
播出后,社会各个机构向那些能吃苦、有长处的孩子抛出橄榄枝。
本市的体育队、武术队、以及民间的演出团,吸纳了其中十几个孩子。
无论练体育、学武术、还是传承民间艺术,都需要从小不辞辛苦,日日夜夜努力训练。
对他们而言,绝不是一条容易的路。
但是,倘若他们能够通过努力,站上世界顶点改写历史,就可以改变自己、家庭、甚至整个故乡的命运。
依靠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已经是天意对他们最好的馈赠。
偏远地区的孩子,根本不怕那些严苛的训练。
他们过去经历的生活,比训练更加辛苦。在这里可以吃饱穿暖,不用担心死亡比明天先到,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只是,负责培养他们的教练和老师们看得心疼,又知道他们内心,其实都惦记着池曜希。
恰好最近池曜希有时间,大家一合计,就把池曜希送出来的‘花儿’凑到一起。
他们来到城里那么久,还没有好好欣赏大城市的繁华。
“所以——”林祺听完事情始末,震惊地瞪大眼睛看向池曜希,“希崽,你特意约我出来,是为了让我帮你一起照顾这群小孩?”
“嗯,”池曜希乖巧点头,语气格外诚恳,“祺哥,你是我认识的人里面,最会照顾小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