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带他前往几百里外的御灵山,据说那里住着高人。
“少爷,您歇会儿吧,您这样连奴也是心疼的!”他小小的身躯裹着厚棉衣,小脸冻得通红。两脚深陷在雪地里,吃力地上到了半山腰。
“不行!阿娘和阿弟还在等着我。”不知爬了多久,那一层接一层的阶梯似乎望不到头。中途不慎摔倒险些滚下去,管家忙拉住他才不至于出事,那小手深深嵌在冰雪里发紫发肿。
既至仙人住处,紫红色的大门紧闭。
尽管疲惫不堪,还是虔诚地跪下。
凡仙家讲究一个缘字,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见到。
他想着,只要自己足够虔诚,上天会看见的,会的。
管家把一切看在眼里,固执的小少爷如何能被劝得动?只能陪他一起跪着,甚至磕头。
小少爷晕了。
当他醒来时已经在床榻上,很陌生的地方,檀香悠悠,屏风叠叠。
原来是仙人将他带进来的,此时他已在自家府上罢。
“少爷,您的努力没有白费,老天都看着呢。”管家喜极而泣,想着事情结束就带他回家。
当晚,仙人回来同他说了个条件。
“我既有恩与他,望日后能弃红尘,斩前缘。随我入山。”
“不要!不要不要!阿临就这么一个弟弟,若是阿勉离开了阿娘又要伤心了阿娘伤心,阿临也会难过的”
仙人捋捋花白长须,似乎看透一切,严肃道:“你会的。”
他那时并不知道,大病初愈后的阿勉已大变样。
从前阿临总是做得最好的那一个,可如今——学堂里,阿勉过目不忘,只一眼便倒背如流,小小年纪写得手好文章碾压众人,朝堂里都晓得李丞相有这么一个“神童”孩儿。
李父对他愈发器重,反观自己无论多努力,只能换来一句:“尚可。”
相比之下阿娘也更疼这个弟弟。
那他算什么?一朝一夕,从众星捧月之处跌落,他每每望见这个自己千辛万苦救回来的弟弟如今抢了原本属于他的一切,心有不甘。
在嫉妒心的鬼使神差下,他把书房里的阿勉约出来,约到府里极隐蔽的一处。
小阿勉牵着长兄的手,越走越荒凉,门前杂草丛生,抬头看见一块横匾,赫然写着“别亦阁”。阿临笑着告诉他:“阿娘在里面等我们,有很重要的事告诉你哦——我们快去吧。”
阿勉没有怀疑,长兄是对他最好的人。
可是阿临留给他的,是哑了他嗓子的毒药。
他掐着小阿勉的脸把要灌进他嘴里,汁水从他嘴角渗出,湿了衣襟。
“额”他拼命想喊“长兄”,可是怎么也发不出声,汁水呛着嗓子咳嗽不停,居然咯出血了。
小阿勉痛苦的泪水和着鲜血顺着脸颊下淌。
阿临颤抖地扔了瓶子,此情此景叫他有些慌乱。然,回想起自己所遭受的一切,他咬咬牙,一步一步走向阿勉。
“阿勉,你莫怪我狠心可是所有人都看见你!我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认可。所以——”他擦擦小阿勉的眼泪,接着道:“所以只有这样,对你对我才最好”
昔日之事他断不愿回想,今日眼前人也是极不愿看见的——心中的怒火已经燃烧:既已离开十载,为何又要回来!
“你不感兴趣?呵,可是我对你想要的感兴趣——这可如何是好呢。”他想要的,何止权力。
与贤弟十载未见,原以为可以高枕无忧。
他记得当年父亲看见已失声三日有余的小阿勉很是痛心,一巴掌匡在他脸上:“你为何不看好他!”
李父觉得光耀门楣的大好苗子就这么废了。
他也哭,哭得心碎。
阿娘把他揽进怀里,安慰着:“不怪你、不怪你。”她转念一想那天仙人同她说的话,便跟老爷说。
仙人曾说,日后这孩子若是有什么差错,便带他过来拜师,但自此便与李家再无瓜葛。
当时没在意这番话,如今却细思极恐,李丞相没有办法,忍痛送走了孩子。
而阿娘,本就患有心疾,又受了几番刺激,思念弟弟过度而病倒,殁了。
他含泪看着阿娘的棺材被封死,入土。一行人哭的哭,喊的喊,冥纸撒了遍地,他跪在墓前一动不动。
家父怕事情传出去惹人议论,便将当年知道这些事的人都塞些银钱堵嘴,谴得远远的,对这朝堂之上则宣称阿勉得高人点拨,羽化仙去。众人对此神童的离去虽惋惜,但也庆幸——一来这事儿饭后闲谈解解闷倒是有趣,二来这孩子聪慧过人得仙人提点自是可贺,三来自家儿孙将来入仕也少了个厉害的对手。久了此事也无人再提及,如今府中上下都以为,他是丞相唯一的儿子。
而府中大小事宜总得有人操持,没过多久家父又娶了新夫人,便是如今和他站在一条船的掌事夫人。
这女子起初不把他放在眼里,百般刁难,可是三四年过去了,她的肚子始终没有动静。
她是个聪明人,知道日后想要稳住地位,讨好这个少爷是必须的——便将他视如己出,悉心栽培。家里家外一口一个“我儿”,不知道的都以为之临是她亲儿子
一晃这么久,这哑巴竟然回来了,还完好无损地回来。
“你请自便。”李之勉语气十分冰冷,在他眼里,眼前这个人已不是当年那个长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