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井下。
柯向宇和其馀人员全部到达避难硐室,钢制防护门在一声沉闷的轰鸣後锁死。这里他曾经带人来检查过数次,没想到之前作的“希望永远也用不上”的调侃,这麽快就被老天爷抽了一个耳光。
硐室内,除了几盏应急灯发出微弱的白光,四周一片幽暗。空气中弥漫着矿石尘埃的呛人气息,还有烧焦的电线味道。其中一名伤员正靠在墙边呻吟,而另一位已经陷入半昏迷状态。他们立即取出急救箱,手脚麻利地给他们清理创口,涂抹烧伤药膏,并用干净纱布包裹。
“如果应急物资准备和检查清单上一致,避难硐室储备的水和食物够我们撑很久。”柯向宇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其他人说。
“物资很充足,大家不用慌。”其中两名安全生産管理部门的人员在货架上清点物资後说道。
“但他们的伤势拖不了多久,要尽快联络上救援队伍才行。”
“我把求救信号打开了,柯总下井之前跟办公室提过安排的,他们定位到我们在这个区域的难度不大……关键在于不知道从地面到这里是否有障碍。”
已经全须全尾站在最安全的避难场所的柯向宇,并不担心自己的小命,如今令他焦虑的是这件事情之後会被如何定性,而事情的起因到底又是什麽。在他思考之际,他一直守在两个伤员旁边,紧皱眉头丶视线紧锁,旁人还以为他无比担忧员工的伤势安危,纷纷动容不已。
由于接连两场地震发生,这座不为人知的小镇突然挤上了新闻头条。幸而震源离村镇还有几十公里的距离,在聚集的居住区并未发生大面积的垮塌,只是一些老旧失修的楼房出现破损丶山体部分滑坡让道路损毁严重,水电供应切断後,灾区急需人力物力支援。
柯荣集团的赵麒梦赵经理,这次没有跟着她的老板柯如英奔赴现场。在得知自己儿子被困井下後,柯如英表露出惊人的镇定,将本就乱成一锅粥的财务部丶供应部丶生産部仔细交代一番後,才马不停蹄啓程。因银行抽贷造成的一系列连锁影响在柯荣集团内部传得人心惶惶,许多供应商闻风赶来催讨尾款,生怕手中的欠款变为呆账,正在生産中的産品也因为缺乏资金无法购入材料而陷入延期交付的风险,原本不着急的客户也纷纷催促起来要求按时完工,整个柯荣集团此时就像一款加速的打地鼠游戏,平时从容不迫的蓝领白领们恨不得在办公楼和车间内奔跑,内外部的各种警告像打地鼠一样这边敲下去,那边冒起来,一天8小时得当24小时用。
原本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柯让经纪事务的赵经理,也不得不被临时调回来帮助原部门协调安排工作。在她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甚至在对方自报家门的一刹那,赵经理以为自己不为人知的网络身份被人肉了。
——“赵经理你好,我是杨疏乙的经纪人助理苦丁。”
苦丁既是小丁哥。当然,融世内部人员和外部的合作方通常尊称他一声小丁哥或者小丁老师,只有杨疏乙的影迷群体向来在网上是直呼其名的。至于这个奇怪的名字到底是一个艺名还是真名,大家也不得而知,但只要讨论到杨疏乙,大家就没法避开他身边固定位的苦丁。背锅的时候他跑不了,表扬的时候不带他,小丁哥在网络上的人设人如其名,很苦。
赵经理自诩为理智粉,并且在微博上经营一个杨疏乙的大粉帐号,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发表一些深入人心丶见解独到的追星文字,引起广大影迷们的深刻共鸣,像教衆一样更加虔诚地忠实于他们的偶像。赵经理原本是把工作生活与追星分得很开的,她满足于站的远远地欣赏其人其作品,且认为足够的距离才能保持完美的幻想,对于明星私下的模样,三十多岁的她并不抱很大的期望。
但阴差阳错打入体育经纪圈,并且和融世传媒多方接触以後,赵经理在自己的账号上若有若无地透露了一些普通粉丝无法涉及的信息,她大粉头的地位也日益巩固了。
“您……好,请问找我有什麽事吗?”
赵经理心中惴惴不安,思索着自己是否在网上发了不该发的内容,还是转发了不该转发的CP。
“啊冒昧打扰,我们应该见过面的,你还记得吧?”小丁哥的语气里透露着客气。
在社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赵麒梦,立马明白了这肯定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于是腰杆立马挺直了。
“记得记得,去年见过好几次,梁若也经常提起你,久闻大名啦!”赵经理故意不提杨疏乙的名字,生怕暴露自己的粉籍。
“客气客气,是这样……”小丁哥直接切入主题,“疏乙的基金会历来都会在灾难事故後立即组织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这次运池镇的地震也纳入我们的专项了。”
对此赵经理是无比清楚的。支援灾区并不是口号一喊钱一捐就完事的活动,没有高效的组织协调力和执行能力只会给现场添乱。通常发生需要多方救援的灾难後,能够进入灾区的组织必须是经过备案的丶有资质的救援方,而杨疏乙的基金会就是在此基础上成立和发展的。
现在业内筹集的善款和明星艺人的捐资,很多都会直接通过杨疏乙慈善基金会进行投放。过去很多明星都想沾一沾这种做善事的名声,但由于没有专业的团队,曾经也发生过因为执行方不靠谱导致明星背了“诈捐”黑锅的丑闻。但在连术的融世集团运作下,杨疏乙背後不缺这样的得力干将,几年的时间,他的基金会就成为业内口碑第一的慈善团体。
“这次疏乙的想法是,他捐一千万,但以柯让和他共同的名义——”
“啊?!”听到这里,赵经理没忍住。
“你听我说完,这也是融世体育的方案。毕竟柯让卷进这个事情里,舆论上的负面信息想必你也看到了。疏乙和他关系……很好,想拉他一把,但我联系你的原因是——”
“但为什麽跟我说呢?”赵经理同时发问道。
“对,我正想说,联系你就是因为,疏乙觉得你和徐总是明事理的人,在柯让的事情上也尽职尽责。这次的捐赠,我们希望你能和财务徐总达成一致,并且说服你们的柯总,不要再让柯让和柯荣集团有任何关联,出资者的名字只能有柯让。他是他,柯家是柯家,再不割绳子,大船小船可要一起燃了。”
挂断电话後,赵经理一再琢磨小丁哥说的内容。柯让和杨疏乙关系好她是知道的,但好到这个地步她真不知道。上次柯向宇卖酒的事,她也猜测杨疏乙肯定是不知情的受害者,没想到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两人的关系,这让她的某个雷达预报开始蠢蠢欲动。
作为柯让的经纪事务负责人之一,她当然接受这件天大的好事,但作为杨疏乙多年的拥护者,她又觉得这种绑定太过蹊跷,加上事发後,柯让在互联网上的风评顿时变了,似乎有人在背後煽风点火似的,甚至批斗起他是恶臭资本丶劳民伤财云云,不无恶意。儿子下落不明的柯如英腾不出手来维护亲外甥的名声,一个外人倒上赶着帮忙来了。
这答案太过明显,简直在赵经理的脑中呼之欲出。她二话不说抄起电话汇报给徐临之,徐临之一番考量後,直接决定无需通报柯如英,先按这麽办。他甚至以总部的命令,直接让柯荣集团的各个官方媒体号删掉了和柯让相关的内容,避免网友过多的联想。无需柯如英指示,徐临之也知道这次事故的救援,柯荣集团是必须拿出诚意的,既然要转型,在结果的处理上做到尽善尽美就是他们起死回生的第一步棋。
于是几乎前後脚的,杨疏乙基金会宣布了杨疏乙联合柯让共同捐资的1000万,以及在业内募捐到的其馀800万元一并投入专项资金,接着柯荣集团也勒紧裤腰带,通过红十字会捐资1000万,在民企的捐资金额中位列第一,试图挽回他们岌岌可危的风评。
柯向宇在井下熬过第一觉後,距离第一次地震已经过了十二个小时,这期间他断断续续睡了3小时不到,在避难硐室里根本无法感受时间流逝的快慢。他们的备用电源靠几组锂电池供给,为了节省电量,每次只留两个人手机保持开机,等电量耗尽再换下一部。但在这个深度之下,他们始终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只能寄希望于救援队推测到他们的位置,然後想办法进来实施救援。如果存在结构坍塌的话,他们需要等待的时间也就更长。
这期间,他们有人轮流拿着小锤子在墙壁上以通用的求救频率进行敲击,如果能被地面的探测器捕捉到的话,就能提高被定位的几率。
在他们头顶上方能够望见天日的地面,此时是正午烈阳。由于矿区和乡镇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受灾,现场人员一刻都不能停歇。同时,四面八方的支援在源源不断地送进灾区,各大媒体也拿着话筒和摄影机采访报道,关于矿区的信息被当地居民和现场工作人员一点点揭秘,加上被困人员的被困时间一直在大屏幕上读秒,一时之间营造出一种整个互联网都在关注此事的氛围。
在任何人都可以做第一现场记录人的时代,灾难的细节往往被放大丶被迫成为焦点。尤其当有人联系起事件中的蛛丝马迹以後,更增添了互联网上衆人围观的兴趣。这次事故尤其反常的是,先从外国媒体对柯让的□□引发了国内社交媒体上的讨论。首先被疯狂转载的必然是柯让那通背水一战的发布会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