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刘知南和陈正去了小院儿,院子的绿化打造已经竣工,从刘知南踏进去的那刻起,春花烂漫,窗棂与花枝相衬。
“楚以牛逼。”刘知南竖起大拇指,走到圆形拱门,玉兰花盛开在白墙,伸出枝来,迎春花与山桃花遮阴着下方石桌。
陈正眼里也全是欣赏与惊艳,“他是有点东西,现在我承认,他配的上蒋开。”
两个人沿着院子石道,将小院儿走了一遍,王老爷子的祖屋已经完美的融合进了现在的建筑里,木粱,雕花,石砖,黑瓦。
“我心目中理想的小院儿,完美呈现了。”刘知南细细的摩挲过走廊,庭院的长桌,石道边的荷花缸。
陈正静静的跟在他的身后,不得不承认,这个小院儿,审美绝佳。
两人一前一后从大门出来,还没迈出大门的石槛,一望无际的荷塘从四米五的大门入了景。
有种出门见海的开阔感。
只是荷花还未到时节,湖面上依稀只有刚长出的荷叶,湖景未到,但辛夷花的花枝从左上角伸进门框构成了花景。
“好期待下个月开业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的美。”刘知南看着湖景喃喃道。
陈正在身后轻轻拉上大门,落了铜锁,“没有人会拒绝的了这个地方。”
他与胃的牌匾挂在大门上,蒙着红布,只等着开业那天刘知南亲手掀下。
楚以对小院儿用了心血,陈正和刘知南打算去特地感谢一下。
杨黎今天休息在家,在门口晒青豆的时候遇上了陈正刘知南两人,热情的招呼他们来帮忙干活。
杨妈在院子里种菜,瞧见了叫他们两个,“听杨黎说下个月小院儿开业,到时候婶给你们弄些五谷杂粮,糖果这些去扔扔,图个喜庆。”
刘知南笑着说:“婶儿别破费了,这没必要吧。”
杨妈嗐了一声,“有些传统还是得守一守的,天地神仙还是要敬香拜一拜,听婶儿的。”
“行,劳烦婶儿了。”
家里有个长辈给张罗操心着,是一件暖心又省心的事儿。
帮着杨黎干完活,三个人出门去蒋开家。
蒋开躺在院子的躺椅上看书晒太阳,楚以在给院子的花草浇水。
之前蒋开的院子只有一块儿小菜园,自从楚以来后,时不时添些花草,如今也成了斑斓花园。
蔷薇爬上藤架,做成了花墙,中华木绣球,百子莲、大丽花、百合、鸢尾,大花飞燕草、毛地黄、细叶美女樱。。。。。。。。。
刘知南认真逛了一圈儿,“你这院子快比我家的还好看了。“
楚以熟稔的除草,施肥,去叶,“蒋神爱窝在家里,老是看书对眼睛不好,有空让他坐院子里看看花心情放松放松。”
陈正拉过院子的椅子坐下说道:“小院儿的园艺做的特别好,我们来谢谢你。”
楚以拿着小铲刀,挑眉:“我收了钱的。”
刘知南嗅了嗅墙上的蔷薇,“给你一百块,给我做出了一万块的效果,心里都清楚,费心了。”
楚以挑唇笑了笑:“哥哥们客气。”
杨黎好奇的逛了一遍楚以的花园,羡慕道:“我什么时候能有个这种院子啊。”
刘知南提议:“你要不要后面考虑买个院子?”
杨黎点头:“我一直有这个打算,虽说我家就在青桐湾,但后面还是想自己买个离我家近一点的小院儿,以后成了家也方便,我一直都有存钱呢,差不多就能买上了。”
陈正知道他向来是有规划的,“你的事自己一直都很有打算,到时候我们给你做院子。”
刘知南:“花材石料我们出。”
楚以举手:“我给出设计?”
蒋开翻了一页书,淡声道:“我给你开菜园。”
杨黎抱拳,“谢谢哥哥们咧。”
陈正:“去茶园摘回来的茶已经炒好了,今天特地提过来给你们喝,晚上我做饭?”
楚以去洗了手回来,“我还打算拉着蒋神去小溪里钓点小鱼回来晚上炸着吃,我路过那儿看见小鱼一群群的。”
陈正看了眼手腕上的表,“时间还早,不如一起去玩玩?”
“行啊,我小时候没事儿就去捉小鱼,回家我妈给炸面鱼儿吃。”杨黎点头。
几个人便提上桶,拿上了钓竿,趁着春风出门去了。
青桐湾山多,山涧里都是从山上流下的泉水,在平坦的地带形成浅摊河流,里面搁浅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光脚踩进去,水只能到小腿处,就能用筲箕或是渔网去漏河里的小鱼儿。
这是孩子喜欢玩的事,只是这些年青桐湾的孩子差不多都送去城里念书了,乡间田野少了许多孩童的身影。
今儿他们几个倒是有功夫来漏小鱼儿回去,陈正提着桶手里拿着鱼网下车,刘知南正要从副驾驶上跳下来,就被陈正一把给拦回座位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