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旁白字幕。
高空巨幕中出现了小婴儿悦悦的图像。
这个重病在身的小女婴,精神萎靡,脸色苍白,看起来异常可怜。
见此一幕,历朝历代许多古人顿时心生怜悯之心:
“真是个苦命的孩子!”
刚出生半年,还没有享受过人间美好,就患上了致命的病命不久矣,这在很多古人看来,自然是凄惨无比。
……
【终末期心衰患者匹配的供体极其不易,尤其是不满1岁的婴儿,合适的供体越发困难。】
【为此,协合医院的专家教授团队在稳住悦悦病情的同时,也向上紧急申请匹配的供心。】
【医护人员和悦悦一家在揪心等待了146天后,终于守来了消息。】
【根据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RTS)的信息,粤省省会有一匹配的供心,来自一名2岁的幼儿,因治疗无效宣告脑死亡,家属愿意捐出心脏,希望孩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
春秋战国位面。
孟子看到这里,由衷地感慨了一句:
“人性本善啊!”
愿意捐献出自家小孩的心脏,去拯救一个陌生人,这绝对是大善!是心有大爱!
……
东汉末年位面。
华佗看到这里,心头一震:
“这是要用这个2岁幼儿的心脏,替换病人原来的心脏!”
“如此一来,病人就可以从此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这,真的能行吗?”
华佗一边转动着各种念头,一边紧盯着高空巨幕。
他对这样一场医疗手术,实在是太感兴趣了!
因为作为华夏古代知名的外科圣手,华佗对于外科手术这件事,非常痴迷。
并且,他实际做过很多外科手术。
根据史书记载,他所做的这些外科手术,多以脾脏和肠为主的腹腔手术。
这在《后汉书·华佗传》就有记载:
“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
在腹腔手术做多了之后,华佗由此产生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那就是采取开颅手术治疗病人头痛病。
不过,虽然有这个念头,但华佗从来没有对人提起过。
后世《三国演义》所说的,他向曹操提出过开颅的建议,是假的。
真实历史上,曹操的确是请华佗给他医治过头疼之症。
而华佗是用针刺术缓解了他的头风症,让曹操短暂解除了头疼之苦。
至于什么开颅治病,华佗压根就没提过。
……
【当晚,协合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医生一行三人连夜搭乘红眼航班飞赴粤省省会取心。】
【在仔细评估后,团队小心地将这枚“救命心”放置于心肌保护液中,并搭乘第二天一大早的航班返回,直奔医院手术室。】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协合医院也在为换“心”而准备着。】
【9时50分,以协合医院心血管病科负责人董教授、夏教授为首的心脏移植团队,与麻醉科、体外循环、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正式开启“换心手术”。】
……
看到“换心手术”正式开始。
历朝历代的古人们都情不自禁地屏住了呼吸,专注无比地盯着高空巨幕。
他们迫切想要看到“换心手术”是如何做的?
以及,“换心手术”真的能成功吗?后世龙国真能以凡人之力比肩神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