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租,要租,我们要租。”陈建祖当即表态,生怕慢一步就没份了。
“好,我等会叫人带你们去看看。”
“吃饭要自己解决,街道没食堂。你们等下拿着工作证明去村里,把户口迁出来,落到我们街道,之后就能享受城市粮食供应。”
一听能吃供应粮,陈建祖和陈铁栓激动得不行,脸上都冒光了——这算是真正“入了城”。
手续一办完,张主任对门外喊:“吴干事,进来一下。”
门外走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同志,短发,穿得利落,眼神干净。
“主任,您找我?”
张主任介绍道:“这是我们街道的吴干事,专门处理邻里关系的。这两位是新来的职工——这位是陈建祖,负责百货大楼后公厕的管理;这位是陈铁栓,负责街道的粪便清运。他们想租房子,麻烦你带他们去看看。”
几人点头打招呼。
“好,主任,那我们出去看看房子。”吴干事说。
出了门,吴干事带他们来到办公桌边,拿出一串钥匙。
“现在可租的有三套房,你们是两家人,可以分开住,不用合租了。”
“第一套,两间房,一间厨房,面积小,租金一个月一块钱。”
“第二套,三间正房,两间厢房,单独厨房,适合带家人来住,租金每月五块。”
“第三套也是三间正房,不过房子老了点,屋顶得修,租金每月两块五。”
她抬头看着几人:“你们是都看看,还是直接选?”
“第二套吧!”陈鹏飞抢先开口。他早就盘算好了,要让李芳兰带着小丫、小远一起来县城念书,得住宽敞点。
老哥俩对视了一眼,本来想选便宜点的第一套,但都没吭声。早上出门时陈老头就嘱咐了,有事听鹏飞的。
吴干事带着他们去看房。
外头是黑色老木门,青砖墙,墙头上还有玻璃碴子,看不清院里。推门一进,三间正房,左边两间厢房都是青砖瓦顶,右边是一间厨房和一间柴火棚。院子有六七十平方,全是青砖铺地,屋子保养得挺好。炕整整齐齐,屋里还有点旧家具,厨房是双灶台,不过没铁锅。后院是一块小菜地,还带个旱厕。
吴干事边走边说:“这套房以前是一个资本家给小老婆盖的,没住多久人就跑了。房子归咱街道了。这种有院有菜园的房子,咱街道就七八家,剩下的都是合租,院子最多十几平方。”
她一笑:“这套房租金贵是贵点,但值。你们要不是两户人,我还真不给你们看这套。”
陈鹏飞看了一圈,心里已经有数了。这地儿稳当、宽敞,最重要的是,踏实。
“我们就租这个。”他说。
吴干事点点头,把钥匙递过来。
房子归了,身份也转了,工作也定了。
这下,陈家村来的几个人,真成了“街道人”了。
陈鹏飞相当满意,吴干事这推销属实到位。这年月,舍得掏五块钱租房子的,真不多见。
他从兜里拿出五块钱,递过去:“我们就租这个院儿了,谢谢您了。”
吴干事乐呵呵地接过,登记做好,脸上都是笑,这房从划归街道那天起就没人住过,条件虽好,但如今人穷,吃饭都犯愁,哪还讲究住得舒不舒坦。
“爸,三叔,你们先回家,把消息带回去。我去同学那把三轮车还了。”
“成,那你早去早回。”
三人就此分开,陈鹏飞提着东西去了吴凯家。
从空间里摸出五斤卤猪头肉,还有一只去毛洗净的兔子,提着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