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飞这回去,一半是为工厂批件再添把火,另一半,是摸清楚县里对这件事到底怎么看——是不是只是“支持”,还是打算“管起来”。
出发前,陈建祖叮嘱他:“别看你现在是香饽饽,真到了会上,敢跟你抢锅的人多得是。你得看准了,谁是吃肉的,谁是端碗的,谁是给人添饭的。”
陈鹏飞点头,骑着三轮车,装上几个罐头样品和几瓶汽水样品,还有两瓶蜂蜜,直奔县政府办公楼。
半路上他回头望了眼村口,那张大红条幅在风里猎猎作响。
心里默念:这一仗,咱必须赢。
陈鹏飞赶到县政府办公楼时,会议室里已坐了七八个代表,都是各公社、镇里的骨干,有的大腹便便,有的眼神精明,一见面就寒暄不断。
“这就是陈家村那个陈鹏飞吧?”靠窗的一个中年人开口,声音不大,但刻意拔高了语调。
陈鹏飞点头,笑着打了声招呼。
“听说你这汽水、罐头都鼓捣成了,真厉害,年轻人啊,脑袋灵光。”
这话听着像夸,实则带刺,陈鹏飞一眼就看出这人来者不善。
“小陈,坐我旁边吧。”工业科的杨科长出面缓和气氛,指了靠主席台前边的一个位置。
“谢谢杨科。”陈鹏飞落座,把带来的罐头样品、汽水瓶整整齐齐摆在小桌上,刚放下,就有不少人侧目。
“这是你做的?”有人开口,眼神不善。
“是我带着村里人做的。”
“哟,这橘子罐头颜色挺鲜的,是真橘子还是染的?”靠门那位老代表冷笑道。
陈鹏飞没理他,从包里拿出三个罐头起子,一字排开。
“哪位同志要不放心,可以试一试。”
会议室一下静了。乡下干部也不是没吃过罐头,但真要现场试吃,多少还有点不自在。
正这时,杨科长笑着出声:“那就我先来一个吧,我这人嘴刁。”
他拧开一瓶橘子罐头,一勺下去,眉头一挑,“哟,这橘子还真不是死甜那种,有汁有肉,能行!”
其他人见状,也跟着拿起一瓶,尝了苹果、山楂、橘子三种。
空气里瞬间飘起一股熟悉又稀罕的糖香味。
“你这糖放得不少吧?”有人边吃边说。
“蜂蜜兑冰糖。”
“什么?你还用蜂蜜?”靠窗那位差点没把一口罐头喷出来,“蜂蜜你就这么往里放?”
“我们村自己养的。”陈鹏飞不疾不徐地回了一句。
众人哗然。
“汽水呢?你不是说还做了汽水?”
“带了。”陈鹏飞拧开一瓶,倒在白瓷杯中,汽泡咕嘟咕嘟冒起来。
杨科长第一时间凑过去闻了闻,又喝了一口,连连点头,“真是那个味!”
“这孩子要是早生二十年,进中央轻工部都没问题。”他笑着感叹,引得一屋子人都笑了。
可笑声里也藏着微妙的东西。
几个镇代表彼此对视了一眼,眼神交流迅速又默契。
试吃完后,会议照常开始,县工业科通报了近期各乡镇产业发展状况,随后重点提到了陈家村罐头项目。
“目前,陈家村的汽水、罐头初步具备小规模试产条件,蜂场同步运作。我们工业科准备支持一批‘点状起步’项目,先行先试,优先考虑能独立形成链条的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