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干员中年纪稍长的一位姓林,是工改科副科长,做事利索,说话也干脆:“陈同志,你们这罐头和汽水的事情,上面都听说了,今天我们是实地看看,核对下你们村的情况,走个调研流程。”
“好好好,咱们一切按规矩来。”
陈鹏飞很清楚,县里能来人,已经是巨大突破。他亲自领着一行人从罐头车间开始看起,清洗、切果、装瓶、封盖、蒸汽杀菌,一道道工序明明白白,工具虽简陋,但干净利落,最重要的是,全靠村民手工,人人都能学会。
“这些人都是你们村的?”
“全村分了三个组,第一组做罐头,第二组管蜂场,第三组打包运输。”陈鹏飞顿了顿,补充道,“每组都有一位负责人,今天蜂场的负责人在,我们请她来介绍一下。”
不远处,一个扎着马尾的年轻女人快步走来,穿着整洁的碎花布衫,脚蹬布鞋,皮肤晒得微黑,一脸精神。
正是李芳兰。
“同志们好,我是李芳兰,主要负责蜂场这边的日常。”
芳兰话不多,直接带大家去了蜂场的那片小林子。竹篱围着的空地上,整齐摆着十几口蜂箱,蜜蜂飞来飞去,一旁还有临时搭的遮阳棚,放着几只蜂蜜滤桶和简单的封罐工具。
“我们用的是传统养法,白天让它们自行采蜜,晚上割脾、滤蜜,一周能收一次,现在三十多户分组轮流管护。”
林副科长看了又看,忍不住点头:“你们这边妇女不少?”
“多,男人去山上找山货,妇女孩子都在家,正好能安排些轻活。”
另一个工商办女干员突然插话:“芳兰同志,你这边有没有固定账目?比如每天产蜜量、分组时间、劳动积分记录?”
“都有,我们按斤算,每天登记、核实,月底算分。”
听到这儿,林副科长轻轻“嗯”了一声,悄悄和身边女干员对视一眼,心中已有计较。
接下来的行程中,一行人又去了汽水小灶间,尝了尝最新做出来的蜂蜜汽水和几种新口味罐头,惊讶之余连连称赞。
陈鹏飞始终没有主动推销什么,只把流程、产量、效益一五一十交待清楚,低调又不失条理。
等到调研结束,林副科长私下把陈鹏飞叫到一边:“你这老婆子——李芳兰,是个能人。”
“那是,家里事也是她说了算。”
“我有个想法,回去要是能批下来,我们打算在你们村试点一个‘农村妇女加工示范小组’,由她带队负责,县妇联那边应该也会支持。”
陈鹏飞一愣,随即大喜:“这可是好事!”
“行了,不急,你回去跟她说说,要是她愿意干,我们会尽快下文。”
……
调研小组走后,陈鹏飞回到家,第一时间就把消息告诉了芳兰。
“我?”芳兰愣了愣,“我就是干活的,哪会带头?”
“你早就带头了,只是没挂名字罢了。”
芳兰低头没说话,眼里却有点光亮。
三天后,县里正式下文,红头文件送到了陈家村。
文件内容一共两页,开头就是:“关于同意陈家村设立‘蜂蜜罐头联合加工点’及成立‘妇女自主劳作试点小组’的批复”。
大队部炸了锅。
会计红着眼反复念文件,“这是咱陈家村几十年头一份批文!”
妇女主任激动得拉着李芳兰的手不撒:“芳兰,咱娘们也能挂名字上文件了!”
陈鹏飞站在院子角落,看着大家高兴,也只是默默点头。他知道,这才刚刚起步,事多着呢。
没等众人冷静下来,县工改科的人又来了,一下车就把陈鹏飞拉到一边。
“陈同志,省里轻工业厅月底要在市里搞个成果展,你们这个汽水和罐头项目被选上了,县里推荐你带样品去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