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丢在后面的,正是天后和安定公主对于出征危险的警告。
若是李贤真是个潜藏的战场天才,只是因为先前没有上战场的机会才没能在这方面得到重用也就罢了。
可他刚到北地前线,看到死人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丝毫不顾虑自己的太子形象和李唐的尊严,就这么直接吐了出来。
……
一时之间,所有的目光都尽数集中在了李贤的身上。
在这样的注视下,李贤何止是面色惨白如纸,双腿还不住地哆嗦。
要不是他已然身死变成了鬼魂,只怕下一刻就能直接昏厥过去,也就不必面对这样的折磨。
偏偏他还站在这里,也比谁都清楚,这次出征他到底会以何种狼狈的姿态收场。一旦这样的一幕播放在人前,而不仅仅是以军报呈递到军中,恐怕李治都要再被气死一次。
他其实该提前逃离众人视线的,可他又很清楚,若是真能逃离的话,恐怕隋炀帝早就跑个没影了。
这显然……显示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我看你这个太子好像更适合和你另外一个儿子一样,好好听母亲和姐姐的话,而不是跑到前线来丢人现眼。”眼见李贤这个丢脸的表现,平阳公主都没给李治脸面,当先一步发出了质疑。
让李贤学学李旭轮不好吗?她是当真不明白李世民和李治选太子的眼光,甚至后者还要更糟糕一些。月芐
该说不说,在这一点上他们两父子还挺像的。
她追问:“还是说……你觉得安定的战功也不过如此,就算你的儿子见到血腥场面会吐,也能逆风翻盘?”
李治的默不作声和承认也没什么区别。
平阳公主的声音当即一抬:“笑话!天下若是将领都能这样临时训练出来,那也不必有英国公那句良帅难求了!”
李治当年答应得痛快,可距离英国公过世也并没有多久,他又是怎么做的?
也难怪安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母亲。
深谙战场需要处处谨慎不容有失的几人,更是敏锐地察觉到,在李贤做出了这等丢脸表现的同时,天幕似乎不经意间将镜头切给了东突厥人。
这绝不是个寻常的信号!
他们更是大觉不妙地看到,李贤非但没有自此退缩打道回府,反而因为出征之前李治对他做出的鼓舞,依然咬紧了牙关,也要以主帅的身份打完这一仗。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扶苏被安排到边境,真正主持上郡大军的也还是蒙恬……”
“是。”
自秦之后的太子,也几乎没有在太子位置上还要这般正面作战的,更别说,还是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作战!
说这是经验之谈也好,说这是因为李贤的表现而让人判断出的必然也罢,目送着大军北伐,所有人的心中都跳出了一个声音——
完了。
主帅无能,军心不稳,这无论如何都不是能打胜仗的样子。
区别只在于,会是小败还是大败而已。
但除了知情之人,谁也没想到,李贤会输得这么快。
他才踏上征程没多久,就已被那个心怀鬼胎的东突厥人忽悠得找不着北了。
然后所有的一切都让人猝不及防,快得有些不可思议。
东突厥反了,李贤变成了对方的俘虏,被像是一件礼物一般送给了铁勒人。
而后,被装载在囚车之中押解到了阵前。
……
解忧公主都忍不住举起手揉了揉眼睛。
但事实证明,她的眼睛并没有出现问题,她看到的也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画面。
统一中原的唐王朝,在此前数年的对外战争中几乎没有败绩,却在太子领兵出征的时候,被外族给俘虏了。
“不是吧……”
乱套了,全乱套了。
这也未免太过荒诞了!
……
天幕之上,闻听此讯的天后一把摔碎了手中的茶盏,放任碎片划过了李治的脸,勒令他清醒地听完战报。
而在天幕之下,李世民终于忍无可忍,一个巴掌甩在了李治的脸上。
“制衡制衡,这就是你的制衡之道!”
把儿子都制衡到蛮夷堆里去了!
【??作者有话说】
吓人,福利番外写到四万字了QWQ我就知道观影体要写得爽,字数是真少不了。不过还好,应该就剩两三章这样了,按照大纲应该每章都不会短。
本来想隔日更的,但是11月我还想一之窟开荒呢,所以接下来应该都是日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