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阳书肆出来,徐南岱看了一眼天色,觉得今日的放纵也差不多了。
她还想留些时间到沈杙那里一趟,看看有没有新的消息。
澄心以为她因着刚刚的插曲而不开心,继而想要找个话题分散一下她的注意力。
看到前面不远处摆着的面摊,闻见空气中煮面的香味儿,澄心怕徐南岱走了半日,腹中饥饿。
“林姑娘累了吗?时候也不早了,你辛苦陪了我半日,不如我请你吃碗面吧?”
徐南岱来到大庸,从未在小摊吃过东西,经澄心提醒,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那我不客气啦!”徐南岱欣然接受。
二人走到近前,此时正值晌午,面摊儿生意火爆。
好不容易挨到一桌客人刚走,二人赶紧坐下,卖面的婆娘赶来收拾桌子。
看见澄心模样俊美,忍不住夸赞。
“我还是头回见到,这么标志的小和尚,模样生的也未免太好了,倒是做和尚可惜了。”
澄心虽说只听懂了一半,但也还是被那婆娘的话,惹的面红耳赤。
徐南岱见状,赶紧解围。
“大嫂,给我们来两碗素面即可。”
那婆娘手中的活计始终没停,眼睛和嘴巴倒是一点没耽误功夫。
“小姑娘也长得不赖,今日岂不是天上的童男童女一道下了凡?”
“大嫂,我们要真是童男童女,还吃什么面线,早到庙上吃香灰去了。”
徐南岱说罢,那婆娘哈哈大笑。
“小姑娘真是牙尖嘴利,是个爽快人,我叫我家那口子,给你们多加一点面线。”
澄心紧接着又用蹩脚的口吻说道:“拜托您,加一个鸡蛋。”
起初婆娘没听懂,半天才反应过来,看向徐南岱。
“这小和尚不是大庸人?”
徐南岱缓缓点头,继而解释。
“他是东营来的和尚。”
只见那婆娘突然更大声的在澄心耳边嚷道:“小和尚是要加一个鸡蛋是吧?”
徐南岱无语,心想他只是个外国人,又不是个聋子。
澄心点了点头,婆娘端着撤下来的碗筷,走到正在煮面的自家男人跟前,兴奋的说道:“老头子,我们摊位上来了个东营的小和尚。”
说罢,用手指了指澄心和徐南岱所在的方向,继而又道:“那小和尚长得可真好看,唇红齿白的。”
徐南岱:这是什么形容……
澄心从自己身上掏出了一块洗的雪白的棉帕,从徐南岱那边开始,又擦了一遍桌子。
紧接着拿起桌上的热水,斟在碗里,帮徐南岱涮了杯箸。
很快,热气腾腾的面线被端了上来。
徐南岱看着碗里冒尖儿的面线,又看了看,正所谓“唇红齿白”的光头和尚,心想早知道他们俩就点一碗好了。
澄心见婆娘将放了煎蛋的那一碗面线,摆在了自己面前。
便立即与徐南岱面前的那一碗,调换了位置。
徐南岱这才知晓,原来这一枚煎蛋,是澄心特地给自己加的。
“你不吃吗?”徐南岱看向澄心,他比自己更需要补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