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谢安深有感触:“难怪陶公虽用法,而恒得法外意。”
陶侃做事,总是能越常规,灵活创新。
听说,有一次朝廷造船,遗留下许多竹根,竹梢与木屑之类的废物,陶侃特意把这些废物留了下来。
最后,木屑被他利用来填铺雪后泥泞的路,竹根与竹梢被他利用成了造船用的竹钉子。
陶侃这样的行为,与湛夫人所为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处。
【感动于湛氏诚心诚意的招待,范逵告别离开后,极力向当时的庐江太守张夔推荐陶侃,张夔便将陶侃召为督邮,担任枞阳县令。】
听到天幕提及自己,张夔开怀大笑,提拔陶侃是他此生最庆幸的事。
想当年,他妻子在严冬时节生了重病,需要到几百里之外去请医士,所有属吏都退缩了。
只有他,只有陶侃毫不犹豫挺身而出,顶风冒雪为妻子请来了医士。
后来为报恩,张夔将陶侃举荐为孝廉,推荐他到朝廷去做官。
没想到,如今他又沾了陶侃的光,在史书上划下了一笔。
张夔仰头,好奇地望着天幕:“不知士衡日后走到何等高度?连带着他母亲都为人称颂。”
世上贤母多不胜数,湛氏能脱颖而出,根本原因还在陶侃身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封坛退鲊,这故事内容是说——
有一天,湛氏收到担当小县官吏,主管渔业的陶侃托人送来的一坛公家的腌鱼,然后湛氏问了腌鱼来源,问明后原封不动将其退回。】
【同时,湛氏还写了信责问儿子陶侃:“你身为官吏,本应清正廉洁,你拿公家的东西送我,我不会高兴,还会为你担心忧虑。”】
【收到信的陶侃对此感到惭愧和内疚,从此之后为官一直都很清廉,政绩斐然,最后成了东晋的开国元勋和中流砥柱。】
【众所周知,西晋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选官讲究的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虽然范逵给陶侃提供了一个机遇,靠着清谈的本领,陶侃也结交了很多名士,但他仕途还是多艰,官位不显。】
【桎梏太大,凭借文才,陶侃没挤进那个上流圈子,不过没关系,是金子总会光的。】
【更何况,是一块纯金。】
【八王之乱很快来了,陶侃给所有人秀了一把武功,带兵打仗他是专业的。】
【此后,陶侃不是在平乱,就是在平乱的路上,先担任荆州刺史,后又兼江州刺史,立下赫赫战功,最后手握八个州军权,笑看士族。】
张夔瞪大了眼,一整个愣住。
这成就,请问到底是有多乱???
【陶侃死后,曾有人称赞他:“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说他兼具曹操的英明神武,诸葛亮的勤劳忠心。】
【这话夸肯定是夸张了,但陶侃能得此言,本事也是显而易见。】
天幕下,陶渊明神情相当骄傲:“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曾祖父英姿威武,功勋卓着,德行高尚,天子赐爵,将领军队平定战乱,功成名就就辞官,毫无居功自傲之心。
像曾祖父这样的人,在晋朝能找到几人。
喜欢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请大家收藏:dududu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