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逸凡在心里暗叹一句,轩弟真细心!已是初夏了,他还担心弟妹的手腕在石桌上受凉…
他伸出右手将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搭在禾娘的手腕脉门上的丝帕,微闭双目,仔细感受着脉象…
菊韵嬷嬷匆匆赶来后院,见到刘公子替二少奶奶把脉,刘公子的神情有些凝重。
菊韵嬷嬷和小桃同时提起了心。
冯铭轩则见多不怪,在书院念书时,刘兄经常给同窗们把脉,每次把脉都是凝重的神情。
禾娘长这么大,第一次被大夫把脉,她的心里倒是很安定,她确信她的身体很好。
她的思绪陷入回忆中,除了娘亲不在的那一年,她跟着阿爹去赶集……
那时候家中还没有置办独轮车,阿爹挑着一担柴火去镇上售卖,禾娘提的小篮子里只有十几个鸡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来路过林员外家门前的路上时,林二傻子“嘿嘿嘿”笑着朝她扔大石头。惊得她飞快的跑着躲石头,结果重重的绊倒劈叉摔了一跤,裤子擦破了两个大洞,两条腿上都摔出血了,至今还有疤痕。
她被阿爹背回家,上茅房时,看到亵裤上有一团血……
她以为屁股摔坏了,在屁股上摸了半天也没有感觉哪里疼,除了腿疼。
亵裤上的血,十一岁的禾娘哪里知晓她那重重的一摔失去了什么?
就是现在,她都不知晓那是哪里的血。
腿上的摔伤,她在床上躺了二十多天才结痂,慢慢下床走路。
这么多年,除了偶尔有些头晕,禾娘和三郎的身体一直都好好的,从没看过大夫,在胡家村,看大夫的人都活不久了……
刘逸凡原本只是想为弟妹诊断一下身体状况,然而当他把脉时,却现弟妹的脉象有些异常。
他眉头紧锁,很快,他放下心来,不是重疾顽疾……
妇人的病症,当弟妹的面不好明说,刘逸凡收回手,微笑着说道:“无碍!弟妹的身子骨极好,只是在膳食上稍作调理即可!”
好友的表情变化,冯铭轩自是看在眼里,他的心沉了沉。
他柔声对妻子道:“娘子且先回二院去歇息,我陪刘兄手谈一局!”
禾娘拿着丝帕起身,对着刘逸凡行礼告退,菊韵嬷嬷和小桃陪着一起回了二院。
待妻子的身影出了院门后,冯铭轩朝院子里扫视一圈,见没有家丁仆妇在,才急切的问询:“刘兄,内子的身子有何不妥?”
“轩弟别急,弟妹不是重疾、顽疾。”刘逸凡把冯铭轩的神情看在眼里,安慰道,“弟妹的脉象在尺部(肾脉)显得较为细弱,而寸关脉则相对平稳。
弟妹的身体虚弱,有气血不足的迹象,且据脉象来看,弟妹的月事紊乱,这种脉象目前不易有孕,须得好生调养!”
这些医术用语,冯铭轩自是不懂,他从小册上看到了妇人有月事,他和妻子是新婚,还没看到妻子来月事。
不易有孕,他是懂的,冯铭轩急问:“刘兄,你且直言相告吧,调养多久才会好?能否调养好?”
刘逸凡安慰道:“弟妹生在农家,饮食粗糙。气虚血虚之症在农妇中常见,调养个一年半载即可,轩弟无需忧心!”
一年半载!
冯铭轩松了一口气,心里思忖,岳父一个人抚养妻子和小舅子,诸多不易,粗茶淡饭能度日就满足了,哪里还有精细的食物让妻子吃?怪只怪自己没有早些遇上妻子,唉…
好在调养一年半载就可,冯铭轩又诚恳地问询:“刘兄,还请告知,哪些膳食可以用来调养?”
刘逸凡思索片刻道:“可多准备些红枣、桂圆、猪肝、菠菜之类的食物,红枣桂圆可熬粥,熬汤。
轩弟可别小瞧猪肝,也是补血之物。猪肝可煲汤或炒食。
红糖蒸蛋也可行!
菠菜煮汤,这些都有补气血之效。
另外,也可用黄芪、当归等药材加红枣炖鸡喝汤,不过用量需谨慎。”
冯铭轩听得认真,一一记在心里。“刘兄,可否写一张方子与我?有了方子,黄芪和当归的用量小弟就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