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这一切,刘伯温对马钰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少年到底有何不凡之处,值得这么多人为他而动。
关键是,接下来自己要怎么做。
他不愿意讨好朱元璋,也不想得罪李善长。
这件事情他本不想参与。
但……这个少年住进了马八爷的府邸。
据传,还是以一家之主的身份住进去的。
这就意味着,他大概率会被皇后收为侄子,甚至继承马太公宗祧也不无可能。
皇后都参与进来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不过他并没有着急站出来,而是默默注视事情的发展。
朱元璋故作疑惑的道:“哦,宋先生认识马钰?”
宋濂说道:“见过一面,叹为观止。”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那咱懂了,咱之前也去牢里见过他一面,也是叹为观止啊。”
“别看年龄小,学识却非常广博,给咱上了一课。”
说着,他目光看向群臣:“咱之所以改变主意,采用慎行立法,就是他的劝说之故。”
群臣皆惊讶不已。
反应快的,已经明白李善长为何要弄出这一出了。
但让他们更加震惊的,是宋濂接下来的话:
“臣也是听他讲了一课,深受感触才闭门学习的。”
‘嗡……’朝廷瞬间就变得嘈杂起来。
宋濂,那可是当世文坛第一人,竟然有人能给他上课。
我们的耳朵没有听错吧?
如果不是宋濂的人品过硬,他们甚至会认为他在说谎。
更何况宋濂连教导太子的事情都暂时搁置,也要闭关钻研学问。
可见那一课带给他的感悟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宋濂闭关的事情也终于有了解释,不是皇帝怀疑他,而是他真的在闭关学习。
但……太不可思议了。
就连早就猜到真相的刘伯温,都无比的震惊。
同时他也终于明白,为何李善长会出此下策了。
其实之前他一直有个疑惑,就算马钰有点本事,能说动皇帝。
但也不能排除巧合这种可能。
为了这点事儿,就采取如此激烈的手段,实在太过了。
可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何了。
能给宋濂上课,能影响到皇帝的想法,那就不能用巧合来看待了。
李善长反应激烈,也完全说得通了。
而且他也更加肯定了之前的推测,皇后要借假成真,收马钰为从侄。
看来自己这一次必须要下注了。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直接站出来,以惊讶的语气说道:
“不成想那马钰竟有如此大才,大明初创正需要栋梁之材效力。”
“若陛下能赦免其罪,不但能得到一大才,还能起到千金市马骨之效。”
“让天下人才争相来投。”
朱元璋大笑道:“伯温之言与咱不谋而合,咱就是惜才,也想借此机会告诉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