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马跑回中军,把前面的事儿详细说了一遍。姜子牙心里特别难过,对众门人说:“现在高兰英有太阳神针,射中眼睛可不得了,各位将领都要小心防备。”
所以就按兵不动,再想办法拿下这个县城。南宫适说:“就这么一个小县城,现在已经折损了好多大将了,请元帅让人马从四面攻打,肯定能把这县城踏平。”
姜子牙传令,命令:“三军从四面攻打!”于是架起了云梯和火炮,三军大喊着,攻打得可急了。
张奎夫妻二人想尽了各种办法守城。连着攻打了两天两夜,还是没打下来。
姜子牙心里可恼火了,就命令:“先退回来,再想别的办法;不然光让军士们白白辛苦,也没啥用。”
众将鸣金收军,回到了营里。
且说张奎又写了奏本送往朝歌城。派去的差官渡过了黄河,往前到了孟津,那儿有四百镇诸侯驻扎着人马。
差官小心翼翼,一路上没出啥事儿,到了馆驿里,歇了一晚上。第二天,把奏本送到了文书房。
那天看奏本的是微子。微子接过奏本看了,急忙进了内庭,就看见纣王在鹿台上吃喝玩乐呢。
微子到台下等着纣王下旨,纣王把他宣上了鹿台,微子行了礼,称了臣,纣王说:“皇伯你有啥奏章呀?”
微子说:“武王的军队已经进了五关,到了渑池县,我们损兵折将的,根本撑不住了,现在可危险了。请陛下赶紧兵救援,早点来协守。不然的话,我就只有一死,来报答君主的恩情了。
何况这个县离都城也就四五百里远,陛下还在这台上吃喝玩乐呢,一点都不把社稷当回事儿。孟津现在有南方、北方四百诸侯驻扎着军队,等着西伯侯一起到商郊呢,这事儿可太紧急了。
现在看到这个奏报,让我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都不知道该咋办了。希望陛下早点寻求贤士,来治理国家大事,拜个大将去剿灭反叛的人,改掉恶行,训练军民,施行仁政,这样才能挽回天意的变化,也才能保住成汤的宗庙呀。”
纣王听了大吃一惊,说:“姬反叛,现在已经侵占了我的关隘,打败了我的军队,杀了我的将领,都打到渑池了,太可恨了!我要御驾亲征,去除掉这个大恶人。”
中大夫飞廉上奏说:“陛下可不能去!现在孟津有四百诸侯驻扎着军队,要是他们听说陛下出兵了,让过陛下,却挡住了陛下的后路,那咱们可就前后受敌了,这可不是万全之策呀。
陛下可以出个榜文招募贤士,给出丰厚的奖赏,自然会有有名望的人来应招的。古人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又何必劳烦陛下亲自带领六军,去和叛臣在战场上较量呢?”
纣王说:“就按你说的办。赶紧传旨,设立奖赏,把榜文挂在朝歌的四门,招募豪杰,只要才能够得上当督府的,马上就授予官职。”
这一下四方都轰动了,朝歌城里的老百姓一天得被吓得好几次。
只见有一天来了三个豪杰,来揭榜文。守榜的军士带着这三个人先到飞廉的府里来拜见。
门官到中堂报告,飞廉说:“请进。”
三个人进了府,和飞廉见了礼,说:“听说天子招募天下贤士,我们三个人知道自己没啥大本事,但是君父有事儿,我们愿意舍命效力,做牛做马都行。”
飞廉看这三个人气度不凡,就命人赐座。三个人说:“我们都是普通老百姓。大夫你在上位,我们这些子民哪敢坐呀。”
飞廉说:“求贤能的人来安定国家,聘请杰出的人来安邦,就算是高爵厚禄,都可以接受,坐一下又有啥关系呢。”
三个人谢过之后,才坐下。飞廉说:“三位姓啥?叫啥?住在哪儿呀?”
三个人递上一个手本,飞廉一看,原来是梅山人氏,一个叫袁洪,一个叫吴龙,一个叫常昊。
这三个人是“梅山七圣”里先来的;后面的几个也会陆续来。袁洪是白猿精变的;吴龙是蜈蚣精变的;常昊是长蛇精变的;他们都是借着“袁”、“吴”、“常”这三个字取的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飞廉看了他们的姓名,就带着他们进了朝门,来拜见纣王。飞廉进了内庭,当时纣王正在显庆殿和恶来下棋呢,当驾官启奏:“中大夫飞廉候旨。”
纣王说:“宣他进来。”飞廉见到纣王,上奏说:“陛下,现在有梅山的三个杰士,响应陛下求贤的诏书,现在在午门等着下旨呢。”
纣王可高兴了:“传旨宣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三个人来到殿下,行了大礼,纣王赐他们平身,三个人谢过恩,站在两边。
纣王说:“你们三位来了,有啥好办法可以抓住那些逆贼呀?”
袁洪上奏说:“姜尚用些虚言巧语,把天下诸侯纠合在一起,还蛊惑老百姓造反;依我看,咱们先攻破西岐,抓住姜尚,那八百诸侯看到陛下下诏书招安,赦免他们以前的罪过,天下不用打仗就自然太平了。”
纣王听了,心里特别高兴,封袁洪为大将,吴龙、常昊为先行,命殷破败为参军,雷开为五军总督,让殷成秀、雷鵾、雷鹏、鲁仁杰等人都随军出征。
纣王传旨,在嘉庆殿摆宴,奖赏这些大臣。
这里面鲁仁杰从小读了很多书,认识不少英雄豪杰,看到袁洪做事不按礼节来,心里暗自想:“看这个人的行事风格,可不像是个大将的料,等看他操练人马的时候,就知道到底咋样了。”
当天宴会散了,第二天大家谢恩。三天后到教场去操练三军。鲁仁杰看袁洪的一举一动、安排布置,都不符合规矩,估计他不是姜子牙的对手,不过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鲁仁杰也只能将就着配合他了。
第二天,袁洪上朝拜见纣王,纣王说:“元帅你可以先领一支人马,去渑池县帮张奎阻挡西边来的军队,元帅你觉得咋样?”
袁洪说:“依我看,都城的军队不适合远出。”
纣王问:“为啥不适合远出呢?”
袁洪上奏说:“现在孟津已经有南北二路诸侯驻扎了,他们在后面盯着呢,我要是去渑池,这二路诸侯守住孟津,挡住我的粮道,到时候我就前后受敌了,这可是不战自败的路数呀。
况且粮食是三军的生命,是军队还没行动就得先准备好的东西。依我的计策,不如调二十万人马,守住孟津的咽喉要道,让诸侯们不能侵犯朝歌,打一仗就成功,大事就定下来了。”
纣王可高兴了:“你说得太好了,真是社稷之臣!就按你说的办。”
袁洪就调了二十万兵马,让吴龙、常昊为先行,殷破败为参赞,雷开为五军都督,带着殷成秀、雷鵾、雷鹏、鲁仁杰随军出征,往孟津去了。不知道他们这一仗是胜是负呢,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戏说封神榜请大家收藏:dududu戏说封神榜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