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还只是开始。
在接下来的修行中,修行渡世经的人,不能躲于深山之中修行,必须要在红尘中历练,四处行走。
而在行走的途中,遇到遭受困难之人,必须要施予援手。遇到为恶之人,必须给予其应有的惩戒。
见苦救苦,见难就难,渡世人超脱苦海,远离苦难。
这就是修行渡世经的要求,是为寻声赴感,救苦救难。正与他们修行之初,许下的救苦救难的宏愿相呼应。
修行条件如此严苛,此经想要大兴,难矣。因为这些条件,只有坚定的理想主义者才能践行到底。
不过,此经虽然难以大兴,却也难以遗失,必会一直流传下去。
导人向善的经文,必为世人所推崇,愿不愿意践行是一回事,推不推崇又是另外一回事。
生在世间,大部分人还是愿意标榜自己为善人的,哪怕只是做做样子。就好比信佛的,又有几个真的在吃斋念佛,苦修功德?
所以,只要向善之风不绝,渡世经就不会消亡,反而会被世人供起来,时不时的拿出来念上几句、读上几遍,以展现自己的善。
“为善者,必受推崇。哪怕为恶者当政,也会强调为善。因为世人越善,环境对恶者就越有利。”
“这《救苦救难渡世经》,必为传世典籍,可不朽于世,为无数后人所推崇。”
“就是其中记载的修行之法,恐怕很难大兴了。不过,也不会缺少修行者就是了。”
“南瞻部洲较之其余地方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哪个时代,都不缺少理想主义者。”
“只要理想主义者不绝,总会有人前赴后继的去践行渡世经上记载的修行之法。”
总的来说,姜宸对自己写的渡世经还是很满意的。
忽略上面记载的修行之法,此经就是一部导人向善的传世经典。劝导世人养成不纵欲,勤俭节约,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等优良品质。
加上修行之法的话,那此经就是培养圣人、理想佛的不二经文。真要严格遵守上面的要求,一个也不违反,那谁敢说这不是圣人?
反正,就是写出此经的姜宸,也做不到上面的全部要求。
这是为圣人准备的经文,上面的要求常人别说一一遵守了,只是偶尔为之,都能被称为善人了。
自己写的经文,自己却炼不成,这种事在三界并不少见。毕竟,只要敢想,就没有写不出来的功法与经文。
但很多事,不是你想出来了,就能做到的。想得出却做不到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在创造功法方面。
有时候一个突发奇想,就有可能创造出顶级功法。然后因为修行门槛太高,导致无人能够修成,最后只能束之高阁,留给后人参考。
姜宸此刻写出的渡世经就是如此,立意太高了,以至于自己都无法修成,只能留给理想者。
当然,凡事有得必有失。渡世经的修行门槛虽高,但修成之后,好处也多啊,尤其是修行速度,简直快的惊人。
而且,渡世经不挑人,只要是个人都能入门,完全不看天赋。
渡世经的核心,是佛门的宏愿之法,先发下大宏愿,向天道透支功德,以此打下道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