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能得见《渡世经》,此次东行,虽然尚未抵达终点,但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迦摄摩腾与竺法兰两人,皆对《渡世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没办法,渡世经确实比老子化胡经深刻太多了。老子化胡经,说白了,就是一科普文,没啥内涵,甚至说不好是佛经还是道经。
可渡世经就算放在佛门之中,也属于是最上乘的经文,完全值得带回西方,交由众僧研读。
什么佛法东传,应该说佛法西传才对。他们从东方返回后,肯定是要将《渡世经》带回西方的。
最好是将原文带走,此经有大功德,带回去供起来,能增长气运。
“两位大师佛法高深,又精通汉文,不知能否助我等翻译这两部佛经,也好让我大汉百姓,有幸聆听大帝与圣人的教诲。”
见自己千辛万苦请来的佛道大家,都被姜宸拿出来的经文折服,蔡愔一边感慨,不愧是圣人与大帝传下的经典,果然不凡,连番夷都能折服,一边连忙恳求道。
能被经文的内容折服,说明他们看得懂这两部经文。
既然如此,那就一事不劳二主,让他们在翻译佛经的时候,顺便也把这两部经文给翻译了。
“这……”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有所意动。
这两部经文都很不凡,皆有助于佛门在东方打开局面,他们若能译之,都能得到不小的好处。
要问他们愿不愿意翻译,那肯定是愿意的。但问题是,他们愿意没用,这种事他们说的不算,要问过姜宸的意见才行。
“无需麻烦两位大师,翻译之事,我自会遣人随行,顺便看看九州的大好河山。”
不给两人答应的机会,姜宸先一步朝蔡愔说道。译经的事,他肯定得自己来。一是担心他们翻译出错,二是不想分润他们好处。
译经权与释经权一样重要,肯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断然不能让外人染指。
“仙人能派使者同行,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蔡愔闻言,大喜道。
在他心里,姜宸已经是紫微大帝的传人,那他派出的使者,肯定不是常人,而是紫微大帝的使者,可上达天听。
陛下登基不久,便有紫微大帝遣使下凡。这说明什么,说明陛下的功绩太大,连紫微大帝都惊动了,要遣使者下凡嘉奖他。
因此,若有使者随他们东归,那必然会在洛阳城内引起轰动。就如当年汉武帝巡狩,获得轩辕黄帝所铸元鼎一般,乃是天大的祥瑞。
“我将遣一化身随诸君前往洛阳,翻译佛经。除此之外,我门下还有一十八位门徒,欲前往大汉游历,还望诸君行个方便。”
说起正事,姜宸的语气都变得客气了三分。
“遣使可以,但游历之事,我等不能做主,需要陛下圣裁。不过想来,这不是什么大事,以仙人的身份,陛下断无拒绝之理。”
面对姜宸的请求,蔡愔等人没敢打包票。国内百姓尚且无法四处游历,何况外人。这事,得天子同意才行。
“这样的话,待到了洛阳后,我亲自向天子求个恩典。”
姜宸点头,表示理解。然后众人收拾一番,准备东归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