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回来的那小半桶鹅卵石还放在院子的墙角处,趁着陈正在做饭,刘知南将桶提了过来,挑选出几颗他最满意的石头,清水洗净后,放进了螃蟹缸里,陈正后面还用挖回来的青苔又给里面造了景。
“剩下这么多石头,扔了又可惜。”刘知南真想给它们全都倒进缸里去。
陈正在熬锅底的汤,汤底是用鲫鱼煎出的汤,放了两个煎蛋,熬出来的汤浓郁奶白,适合拿来做锅底。
听了刘知南的话,陈正有了个想法,“你院子开了菜园后,还剩了一个一半,不如拿来开个鲤鱼池?”
刘知南看他,“鲤鱼池?是那种鹅卵石铺砌,里面养观赏鲤鱼,还种有莲花,上面搭建观赏平台,能坐着喝茶的那种?”
陈正搅着汤锅:“听着不错。”
刘知南:“网上看过富人的中式老宅,里面就有这种,造价好像挺贵的。”
陈正抬眸看他,反问道:“我不富?”
刘知南:“。。。。。。。。。”好吧,忘了,这哥也是个富爷。
陈正笑了笑:“我大概会一些,材料现成,就是池水的过滤和循环要费点功夫。”
独立小院儿,桂花树,莫奈花园,现在又要建鲤鱼池了,这日子啊。
刘知南长叹:“你还想不想要我安心死!”
他真的快要死不瞑目了,这种好日子谁愿意死!
陈正用摘回来的刺梨榨了一杯汁,现泡出来的白茶做底,加入茉莉花,半瓶养乐多,调出来一杯vc满满的饮品。
端过来递到刘知南的手里,“你这胃多久没疼过了,我看情况良好,说不定能活个十年八年的。”
刘知南接过杯子小小的抿了口,品出味道不错,才又喝了几口。
“你家这伙食,八十岁老太太来了都能好吃好喝养到一百岁。”
陈正笑:“不要求你活一百岁,八十岁就行。”
锅里的汤烧开了,陈正起身去摆菜盘,“准备开饭,不是饿了?”
刘知南骨碌起身,揉着肚子:“吃饭!”
下午三点半,刘知南终于吃上了饭,算是个下午饭。
在院子的树下,摆了桌子,铜锅里,乳白的鱼汤翻滚着,金色的菊花被煮的绽放开来,菊丝随着汤底起伏着,枸杞大枣是点缀。
刘知南下菜前先喝了碗汤,不难喝,鱼汤的鲜中带着菊花的清香,一丝微苦回甘。
陈正给他调制了一个酱油碟,往铜锅里下了一盘鱼片,是新鲜的鲈鱼现剖的,菊花汤锅,最适宜下鱼片,肉丸,排骨,鸡肉块儿。
此外还配了茼蒿,香菇,豆腐,豆皮等素菜,分量不大,但种类多,就是为了让刘知南多吃一些。
“这鱼片鲜嫩,没想到菊花做锅底还挺不错。”刘知南筷子夹了一片薄如蝉翼的鱼片,烫了十几秒就能入口了。
陈正:“以后有时间带你去中山吃菊花宴,难度很高我不会做,菊花水晶鸡,菊花松子桂花鱼,菊花杞子糕,香茅焗脆肉皖腩,很多,每家酒楼的菊花宴特色不一。”
刘知南笑道:“跟着正哥有饭吃。”
两个人边吹着秋风边涮菊花火锅,好不惬意,一顿饭吃到了下午五点。
杨黎来串门的时候,两个人还没下桌。
“你们今天这么早就开晚饭了?”
刘知南笑的眼睛眯起,“有没有可能我们这是还没吃完的午饭。”
杨黎:“!!!”他不可置信的看向陈正:“感情你们一顿饭吃四五个小时?!”
这就是小情侣的乐趣??
陈正喝了一口刺梨汁:“两个多小时,三点过吃的。”
杨黎斜眼看两人:“正哥三餐一向准时的很,你们今天做什么了?下午三点过才开饭。”
刘知南听了后,耳朵尖轰的就红了起来,“就想吃个下午饭不行?我们又不像你每天在村里忙的东家长西家短,还要帮叔叔婶婶调解,我们不上班的,谢谢。”
杨黎这个打工人瞬间被戳中了肺管子,妈的,好气!
被气着的他,当即拿了碗筷加入了涮火锅的队伍。
“过阵子镇上有戏剧表演,去看吗?镇政府花钱。”杨黎涮了一个丸子,裹上自己调制的芝麻酱料汁,问这天天闲来无事的两人。
刘知南没有看过戏,年轻人总是对戏曲缺乏了点兴趣,“看不懂。”
陈正:“这段时间大棚采收。”
杨黎:“那算了,等放坝坝电影的时候,你们要是感兴趣再去。”
刘知南起了兴趣,“放电影?小时候那种坝坝电影?都这个年代了,还有这种看?”
杨黎吃起来一点都不含糊,又往锅里倒了一盘肉丸子,“青桐湾老人多,这不快到中秋和重阳了,特地给老人们放的。”
刘知南:“都放什么片子?”
杨黎:“举起手来,人在囧途,泰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