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壮和二壮被自家娘亲叫去刘春桃家时,还以为是要到码头上扛大包。
他们也知道家里的状况,苦点累点都无所谓,能赚钱就行。
可现在他们的脑子还是乱的,是那种“嗡嗡嗡”的乱。
刚刚那个看起来就很厉害的掌柜的把他们叫过去,往他们每个人手里放了两百文。
刹那间,天旋地转!
如果不是怕给春桃婶丢人,大壮恨不得原地跳起来。
大壮都这样,那就更不要说剩下的孩子们了。
他们知道进城做工会有报酬,也私底下讨论过会给多少。
那时,他们商量出来一个结果——“五文钱吧~”
到码头扛大包一整天才二十文。
我们什么都不干,就动动嘴皮子,五文钱顶天了。
可是!
两百文!
能买好多粮食了!
而且那掌柜的还说亏待我们了!
还把客人点了没怎么动的剩菜全打包给我们了!
天呐!
这是什么神仙日子!
“恩人,还好有您,大恩不言谢,往后有用得到我段文的地方,您尽管吩咐!”
此时的段文哪还有前几天萎靡不振的样子,红光满面像个十八岁的后生!
刘春桃摆摆手,“各取所需罢了,我们村的孩子赚到了钱,你有了客人,双赢!”
话是这么说,可是段文却不这么认为。
那天他一听刘春桃的计划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不要说京城的全福酒家,就是整个大轩国都没听说过这样的营业模式。
再加上她治好了老妻的病,段文对她感激之余,更多的是想要大展拳脚的豪情壮志。
果不其然,今天在全福酒家发生的一切印证了他的猜想。
“恩人,您看,这里有五两银子,您别跟我客气。孩子们身上的布块,训练孩子们都要用时间和精力。我付的这点儿辛苦费不值其中万分之一!”
刘春桃愣了愣,但也没推辞,接过段文递给她的招牌菜,又附在段文耳边说了些什么,便带着孩子们告辞了。
大壮和二壮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最前面,分明已经出来了一天,却一点儿都不觉得累。
回村的路上,大壮忍不住好奇的问道:“春桃婶,您为啥不叫上平安哥啊?”
在他看来,这么好的事儿,要是自己家,肯定要把大壮到六壮一起叫来的。
与此同时,相同的疑问也在念平安耳边响起。
只不过,苏老太的阴阳怪气还是让念平安忍不住皱了皱眉。
“平安啊,你也给我当了几年孙子,别说我不疼你,你那个娘带着别人家的孩子进城给人做工,却不带上你,这是不把你当亲生的呢!”
苏老太吊梢眼一翻,自以为说的很正确。
念平安没回答苏老太,只是踮起脚不住的往村口方向看。
阿娘咋还不回来呢?是不是事情不顺利啊?